“明天就去检查了,都准备好了吧”……岁末年初,各项检查比较密集,类似这样的话,成为部分地方和单位的惯用套路。
“套路”一词是指精心策划的应对某种情况的方式方法,使用该方式方法的人,往往已经对该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并且形成条件反射,逻辑上倾向于惯性使用这种应对方法应对复杂的情况,心理上往往已经产生对此方法的依赖性。
在当今社会中,“套路”现象数不胜数。领导干部深入到困难群众家里,将过年所需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他们手中,并且面带微笑,手持慰问金,亲切地拉着群众的手,为他们送上美好的新年祝福,这是典型的“新春送温暖”的套路;矿泉水瓶装茅台、“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农家乐里洗桑拿、单位食堂搞腐败、私人会所高消费,这是隐蔽公款吃喝的套路;“成绩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果没有不显著的”,这是很多地方年终总结的套路……而事先打好招呼,让被检查者提前“修”材料、“造”文件、“编”好评,甚至为了保证更上一级的检查不出“乱子”,县里帮着乡镇“对付”市里,市里帮着县乡一起打掩护,这是岁末年初,部分地方和单位在面对各种检查时的惯用套路。
检查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先进,推广经验,树立榜样;另一方面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吸取教训,督促后进,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但无论是什么目的,都必须保证看到的现象、听到的问题都是真实的。而“套路化”的检查,会让一些问题盖上“遮羞布”、披上“隐形衣”,导致检查者看到的都是“歌舞升平”、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这种“套路化”的检查自然也就会沦为“无用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要让检查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意义,成为“有用功”,就不能使用这样那样的套路。对于检查者,要舍弃作秀、走形式的作风,多存群众意识,以事事为民想、点滴为民谋的心态部署检查工作,少打一点招呼,少发一点通知,多一些突击性、即时性检查,多一些“暗访”“回访”,让被检查者无迹可寻、无法“走捷径”,让检查工作能求真务实、去伪存真。对于被检查者,要舍弃懒政、惰政作风。一方面要摆正好心态,形成对检查的正确认识,做到重视检查、认真对待检查,另一方面对于平时的每一项工作都真抓实干,落到实处,多为民想一点,多为民做一点,自然也就无需担心检查出问题。(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