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改革·印记】从婆婆衣食住行喜看祖国发展变化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魏金改 2017-10-12 09:29:0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假归来,当很多人在朋友圈晒自己出游的美景时,我却在整理回农村婆婆家拍下来的照片。翻看着镜头下的家乡和婆家30多年的变化,感慨良多,一个家庭的变化和快速发展的国家同频共振,时代脉搏与个体情愫始终相连。农村变化究竟有多大多快,不说焕然一新的村貌、村边的生态园,也不谈村里的养老之家、健身广场,就从婆婆的衣食住行说起。

  在农村,住房是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象征。在上世纪80年代,我刚嫁到婆家时,婆家6口三代人住的是上辈留下来的“砖包土”(外面是砖里面却是土坯)的老平房。据婆婆说就是这3间平房还是一家人省吃俭用,从亲戚家借了点钱才盖起来的。当时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民没有多少外来收入,主要靠几亩地的收入,不少家庭为盖房子会拉下饥荒。80年代党的富民政策像一股春风吹到农村,小叔子学会机床加工零件的手艺,在家里创办了小工厂,公公种起了大棚蔬菜,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90年代,婆家翻盖了房子,5间亮堂堂的砖瓦瓷砖新房,很是让村里人羡慕。当时婆婆说:“过去咱们家是煤油灯、土坯房、烧柴火、拉风箱”,现在日子好敞亮。后来小叔子的家庭工厂越开越大,前几年土地也流转了,2012年,婆家盖起来二层小楼,装上了空调、暖气,婆婆高兴说: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这在过去做梦都没梦到哩。

  在农村,吃饭是最不讲究的。听婆婆说他们这代人最深的记忆就是吃不饱的年月,当时,农业基础条件差,没井没电,靠天吃饭,天天吃的是“三红”(红高粱、红薯、红萝卜)。当时人们说:“跨长江,过黄河,吃的都是高粱馍”。一家一年分上几十斤小麦,磨成白面,只有在亲戚来了后,擀顿面条吃就是好饭了,过年了全家才吃顿白面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大包干,农民的日子富裕了,吃饭不再发愁,大米白面天天可着劲吃。后来取消农业税,收入提高了,鸡、鸭、鱼、肉顿顿端上了婆家饭桌,现在80岁的婆婆吃饭也讲究绿色健康了。

  听婆婆说,她年轻时家里人多,穿的衣服是粗布衣,并且是补丁叠补丁。后来实行了布票,每人每年一丈七尺三寸,一年下来就是那么几件衣服,姐姐穿了妹妹穿,想穿新衣只有等到过年时,才能用攒下的布票给每人扯几尺布做一件新衣。随着国家的发展,布票成了历史,穿衣不再愁,婆婆也从过去捡亲戚们淘汰的旧衣穿,逐渐也年年、季季添新衣。现在婆婆也经常逛逛县城的百货大楼,买自己喜欢的时髦衣服穿。婆婆高兴地说,这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圆了小时候的梦想。

  婆家离县城不到二十里地,过去到县城赶集,婆婆说全凭一双脚,要走上大半天。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买了第一辆自行车,才结束了步行去县城、走亲戚的历史。到了九十年代婆家买了拖拉机,种地出行全靠它。到了本世纪,县城里的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花2元钱就能坐车到县城,用婆婆的话说:“方便的很”。2012年,小叔子买了轿车,婆婆串亲戚去县城坐上了自家的私家车,婆婆高兴地合不拢嘴。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现在婆婆来我们家,坐高铁只需25分钟。婆婆说: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想再活50年。

  从婆婆的衣食住行,喜看祖国的发展变化。30多年里,改革春风吹开了每一扇门,在国家改革的浪潮里,每一朵浪花都有意义,每一个个体都不会被忽略,国家每一个改革脚步,每个公民的“小确幸”,都被记录收藏在个人的影集里。如今,快速增长的GDP把百姓的钱包装满,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改革仍在继续,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再创更美好幸福的生活。(魏金改)

关键词:衣食住行,祖国,发展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