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耕地保护的“制度篱笆”
国土资源部日前宣布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总体完成。所谓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也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笔者认为,只有以此为契机,扎紧耕地保护的“制度篱笆”,才能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一方面,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在一些城市周边,耕地数量的“红线”成了随意变动的“红飘带”。由于规划建设用地与优质耕地的重叠度较高,建设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的土地变更调查显示,一些地方出现了打着设施农业的幌子,变相建“大棚房”和“休闲”、“度假”设施等项目,实为耕地非农化。尽管国家对耕地有占补平衡的规定,但占优补劣、占近补远、占水田补旱地等情况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超小,粮食需求量超大。这“一小一大”,增加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近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仓满库盈,供应充足,为改革发展大局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但也付出了不小代价。由于超强度开发,耕地退化比重较大,土壤养分失衡、污染加剧、基础地力后劲不足。万物土中生、有土才有粮,耕地的质量问题,既影响粮食产能提升,也影响生态环境。 从上述两方面看,对耕地红线严防死守很有必要。宝贵的耕地不是任人觊觎的“唐僧肉”,而是全国人民的“大熊猫”。切实保护耕地,要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顶住占用耕地的原始诱惑,给耕地增加一道“护身符”,给城市用地扩展戴上“紧箍咒”,才能让农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齐飞。 为此,需建好约束机制,守好建设和管护的高标准。此前,大中城市周边有不少优质耕地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一些地方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现象。因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要坚持“优进劣出”,绝不允许借规划调整完善之机随意改变原有基本农田布局,更不允许擅自把不稳定耕地、劣地、坡地、生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搞“狸猫换太子”、滥竽充数。要改变过去允许多预留一定比例基本农田、建设占用不视为调整规划的做法。 同时,还要建好激励机制,调动用地主体的管护积极性。浙江省的做法就值得借鉴。该省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按照每年每亩100元的标准对集体和农户给予补偿,用于农田基础设施修复、地力培育等,补助资金数额与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挂钩。这使农村集体和农户从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中获得稳定的收益。在杭州市余杭区,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地头都竖有一块标志牌,上面刻着“田长”的名字和举报方式,以利于责任落实。 把“红飘带”变成“高压线”,让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永久保护,仅依靠经济激励是不够的。同一块地,种粮食的收益远比不过“种”楼房和厂房的,补偿机制也会受到各地财力的制约。因此,不能指望靠提高农业产出来防御非法侵占耕地。农地农用没有商量余地,违法必须受到严惩,要通过法律而不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意愿来决定土地用途。城市建设不得侵占基本农田搞新区,也不得以各种名目来违法圈占农地,各地要毫不妥协地实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最终为子孙留下良田沃土。(乔金亮) |
关键词:耕地保护,农业发展,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