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更新

  • 2017/12/01

    长城新媒体

    【改革·印记】茅子·厕所·卫生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作为农村人,对于“厕所革命”有十分真切的认识,我经历了从“茅子”到“厕所”再到“卫生间”的认识过程,这不是简单的名字变迁,而是思想认识的变迁,卫生意识的变迁,改革开放让我们群众生活幸福的变迁。

    “茅子”的故事是臭味的故事。因为生在农村,所以“茅子”在我的记忆中,是臭味的故事。那时候的农村,茅坑与猪圈是相连的。蚊蝇孳生,臭气熏天。保持“茅子”干净的唯一办法,就是垫土。为何要茅坑与猪圈相连呢?为了积肥。由于化肥产业还不发达,农村没有化肥,主要靠粪肥。户户积肥,发展农业,这是必须的。当然,“茅子”也是农村不卫生的标志,是农村落后的标志。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茅子”在院子的角落卑微的站立着,虽然人人需要,但是,人人厌恶。甚至由此诞生出了一些歇后语,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厕所”的故事是进步的故事。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化肥产业的繁荣,不再需要户户积肥了。农村逐渐引进了“厕所”的概念,“茅子”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茅坑与猪圈相连的现象消失了。大多数农村的厕所改成了水冲的厕所。因为这时候,农村有了自来水,所以能够直接冲洗了。有专门的抽粪工具,机器一开,很快就能掏个干干净净。这时候的“厕所”已经不再卑微,而是有了自己的设计与构造,骄傲地成为院落的一道风景。当然,围绕“茅子”的文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厕所”的概念成为人们的共识。

    “卫生间”的故事是文明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发展旅游业,许多富裕起来的村民都出去旅游了,他们带回了许多新的理念。其中,“卫生间”这个词就是他们带回来的,而且,很快推广开来。人们总是对生活有更美好的需求,文明的,进步的,自然很快普及。这两年,我们村的一些村民都把“厕所”改叫“卫生间”了,有的农民修建了自己的楼房,楼房里要有“卫生间”;有的在城镇买了楼,当然也有“卫生间”,“卫生间”是“茅子”的升华,是“厕所”的华丽转身,它完成了从室外搬到室内的变迁,完成了从落后、肮脏到文明干净的转型。这个过程是物质丰富的过程,是精神丰富的过程,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随着改革开放文明提升的过程。

    从“茅子”到“厕所”,从“厕所”到“卫生间”,虽然只是称谓的变化,但是,却是生活的巨大变迁,思想的巨大改变,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生活标志。当然,各地的发展还不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笔者坚信,随着“厕所革命”的全面铺开,我们所有的农村居民必将走进“卫生间”时代。(殷建光)

  • 2017/11/28

    长城新媒体

    【改革·印记】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

    打小我就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顽皮的像个假小子。

    6岁的时候,在刚上完学前班的那个暑假,正赶上过庙会,村里的戏台早早的就搭好了戏棚。趁着下午那两场戏还没开始,我和小伙伴儿就在台上台下的追逐打闹,钻到后台看热闹。戏台两侧是有台阶的,但是我们偏偏要从台前爬上去,一米多高的戏台,就这样和小伙伴架着扛着的上去了,可不巧等我刚上去,邻居家一个妹妹冷不防推了我一下,我从戏台上摔下,胳膊正好摔在刚刚踩过的石头上,折了。

    我就这样耷拉着胳膊大哭着回家,当时镇上还没有卫生院,也没有条件拍片子来看看,妈妈带我到村里的一个正骨大夫那里,说是要把胳膊捏上。两个大人把我的胳膊往两边拽,倒也不见得是那大夫的医术不好,而是那种捏骨的疼痛我实在难以忍受,于是在一片杀猪般的嚎叫声中,我的胳膊就这样被捏上,打了石膏,等待它自己长好。

    九岁那年,我患了胸腔积液,通俗说就是胸膜炎。那几天总是高烧不退,去了周围村子好几个诊所,都说是感冒,吃的药一点效果也不见,后来妈妈经村里老人“推荐”,带我去了隔壁村的一位“神婆”那里,那老太太带我去了一间香堂,上了香、磕了头,收了好几包的香灰,让我回去泡水喝,并信誓旦旦的保证“药到病除”,那香灰加白糖的味道至今想起来我的胃里仍然是一片翻滚。直到我的肋骨里面开始疼,妈妈才意识到问题没那么简单,就骑着自行车带着我走了四十多里路,到了县城的一家物探医院,住院19天,做了两次抽液手术,这病才好。住院那些日子,爸妈几乎没怎么陪我,因为家里还有同时患有肺结核和糖尿病的爷爷,我们爷俩同时生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有时候透过医院病房的玻璃,我都能看到妈妈偷偷的抹眼泪。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也是九十年代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缩影。老百姓最害怕生病,大人总是说“有啥也别有病”“得什么也别得病,缺什么也别缺钱”,“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最现实、最无奈、最担心的问题。

    为缓解这一难题,我国于2002年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我上班的时候是在2008年末,被分到乡镇的农业办工作,当时正好分管新农合工作,对于新农合制度,老百姓非常认可,参合率达到98%。今年3月初,爱人的奶奶因心脏病住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花费12万多元,仅新农合一项保险就报销了近七万,而且是“出院即报”,再也不用先垫付后,再跑到社保局去报销了。七十多岁的奶奶直说“这个新农合可真没白入。”

    从以前的“看病难、看病贵”到现在的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大幅度提高,镇上的卫生院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老百姓在就医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资源的下沉,相信更便捷的服务、更优质的资源、更高的医疗水平将会带给咱农村的老百姓越来越多的健康获得感。(于海新)

  • 2017/11/27

    长城新媒体

    【改革·印记】泛黄的信笺,是改革发展的掠影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眨眼间,三十多年的时光就已经汩汩而逝。母亲收拾旧东西的时候,从抽屉里拿出来了厚厚的一叠信件。粗略地翻了翻,都是我们兄妹三人上高中时候留下的。望着泛黄的信笺,再看看旁边的手机,以及书房正放着音乐的电脑,一时间感慨良多。这几代通信方式的变化,简直就是改革发展的掠影。

    最开始的联络方式,就是写信和电报。儿时对电报没有什么概念,倒是对书信挺熟悉。记忆中应该是上小学时候,偶尔看到几次老师拿着信在读。当时才知道,这就是写信。等到上了初中,也慢慢地学会写信了。但那个时候的生活条件并不怎么好,买邮票也会花钱,所以只是偶尔给亲戚写封信。

    等到上了高中,写信慢慢成了“时髦”的联络方式。这个时候,很多报纸上都有交友信息,就是“笔友”。班里有些同学,每天都能收到好几封信,当时真是让我们羡慕嫉妒啊!当然,这个时候生活条件比原先好了点,买邮票也不那么心疼了。写信的频率高了起来,每次接到来信心情也是棒棒哒。大一时候,写信仍然没有落伍。还记得很清楚,有老乡给了很多贴着邮票的信封,连着几年让帮他卖。于是,我们班里相熟的同学集体出动,那么多的信封最后竟然都卖完了。在这个时候,每个班级都有信箱,每次取信都是塞得满满的。感觉不管是写信还是收信,这时都成了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了。

    大约大二下学期开始,BP机(传呼机)开始火了。这个时候有大哥大的同学还是很少,能有个传呼机就已经很拉风了。经常会看到一些同学到处找电话,因为“请速回电话”让其传呼机连连响起。靠着勤工助学攒下的钱,再加上节省下来的生活费,我也赶了个时髦,买了个传呼机,过了一把瘾。不想传呼机还不到一年,手机就突然走红了。那个时候拿着手机打电话,绝对会引来女同学侧目。所以很可怜,一直到大学毕业时我才用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手机。当时手机是在学校门口小门市买的,杂牌。用了几个月,电池就不行了。后来读了研究生,就换了诺基亚,正式开始步入了手机时代。

    至于现在呢,相信大家对手机都不陌生。走在大街上,甚至坐在地铁里,或者在饭店餐馆,几乎可以称得上人手一机。借助手机,我们可以方便地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自由地交流。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片、视频通话,听收音机、放音乐……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都变为了现实。

    更神奇的是,互联网不断普及,网络把世界变得很小。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聊天,可以视频,还可以约车,可以学习……网络是个奇妙的世界,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网速越来越快,资费一直在降低,农村老家都普及互联网了。可以说,通信方式的变迁,是改革开放赋予人民的红利,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提高的最好见证。(杨飞)

  • 2017/11/24

    长城新媒体

    【改革·印记】改革的红利,在“车轮”上释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到目前的确是书读了不少,路走了很长。这几天同事计划着买车,问我懂不懂行情。回想了下,这些年来交通的变化,真个让人感慨不已。

    最开始有记忆的,就是坐在童车上,跟着父母走。幼儿园和小学离家不远,那时候天天都是“11路公交车”,也就是步行。这个时候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能够坐上父亲的自行车,不用走路就能到学校。为了坐父亲和母亲的自行车,有时候我们兄妹三个还会拨快家里的表。这样就能够叫醒父亲和母亲,然后我们就能不用走路上学了。

    等到上了高中,离家有点远,开始骑自行车了。那个时候自行车很红火,高中三年换了好几辆自行车。印象中有一次上晚自习,雨下的很大,自行车放在雨里淋,一下课就跑出去挪车,结果自己全身都湿透了。高三那年,骑得是家里的新自行车,害怕被偷,每次下课甚至都要去看看还在不在。

    大学是在洛阳上,离家里很远很远,这个时候大巴就成了主要交通工具。但大巴车上小偷多,稍不注意就会“中标”。去洛阳的第二年,我就光荣地被偷了。兜里怀揣着母亲给的四十元钱,车上恍恍惚惚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衣服上被刀片割了个口子,四十多块钱不见了。还好车上有好心人给了五块钱,到洛阳后才搭了个公交车回到了学校。

    说到公交车,还有很多糗事。到西安读研究生时,下了火车,第一次见到很高大上的公交车。有刷卡有投币,当时不知道坐一次要多少钱。愣是蹲在地上看了别人很久,最后才发现是投币两块。这后来,发现西安公交车很方便。不管是去南郊还是北郊,坐上公交车很快就能够到,比家乡方便多了。

    研究生毕业那年去了北京,坐的是绿皮车。当时绿皮车比较耗时间,一晚上才从西安到北京。当时还没见过地铁,在北京几个地铁站逛了逛,但就是没敢上去坐。等到办完事回西安时,又遇到麻烦了。那个时候刚好春运,买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折腾了很久很久,最后终于抢到了一张卧铺票,太开心了。

    待到工作以后,周边朋友很多都买了车,去哪里玩方便多了。老家也开通了高速,回家一趟比以前节省了一半时间。西安地铁也开通了,再也不用那么担心堵车了。不管是去北京还是郑州,高铁更是方便了很多。弟弟从西安去郑州,几个小时瞬间就到了。日行千里不是梦,真是让人感叹时代变化之快。

    这几年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网约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不管去哪里,“滴滴一下,马上出行”都成了很多人们的首选。前几天母亲回家,发现老家门口都通上了公交车,还能从滴滴上约到车。人们出行越来越便利了,当然,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近四十年改革开放赋予人民实实在在的红利。(杨飞)

  • 2017/11/19

    长城新媒体

    【改革·印记】一坛腌菜,几多幸福

    立冬时节,父亲又准备腌菜。

    从市场上买了圆白菜、芹菜、胡萝卜、菜花、雪里蕻,找了一个不是很大的桶,将菜洗净了、切碎了、码好了,一层层撒上盐,再放少许的水,将桶放置在阴凉处,然后就慢慢等着菜发酵。

    随着设施蔬菜的出现,现在新鲜蔬菜随吃随买,腌菜其实早已经不是冬季餐桌上的必需品,而且超市里连腌菜都可以买到,想吃了就买一点极其方便。但是,每到冬季,父亲依然还是会腌菜。对于父亲来说,腌菜是过冬的习惯。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腌菜则由过去的主菜变成了佐料。

    我小的时候,冬季里可吃的菜并不多。一种是干菜。就是秋天的时候把新鲜的蔬菜晾干储存起来,等到冬天新鲜蔬菜奇缺的时候再端上餐桌。干菜看上去有些绿意,但实际上寡淡的很。再一种是南瓜。南瓜不易腐坏,每家每户都要备下几个,直接放在屋外的窗台上,想吃了就切一块熬土豆。小米饭、南瓜菜,在家乡也算一道美食,但是天天吃却也会生腻。还有一种就是重点要说的腌菜了。

    那时候人们腌菜,不是用小桶、小罐,而是用缸用瓮用坛子,现在听起来似乎是豪气十足,但实际的情况是如果不用这些大家伙,过冬的腌菜肯定就不够吃。腌菜也不是只腌一种,而是要腌两到三种。最先腌制的一般是芥菜。这种腌制最为简单,因为每家都有一个芥菜缸,芥菜缸里有前几年腌好的芥菜,新芥菜收获了再续上一点即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芥菜疙瘩,很咸,当主菜是不行的。还有两种腌菜,一种在前文已经讲到,就是将圆白菜、芹菜等切碎了腌制;另一种则是将一棵大白菜劈成两半腌制,这种腌菜在北方地区很普遍。

    能当菜吃的主要是后两种。将腌菜从缸里直接捞出来佐饭,或者将腌菜与土豆、冻豆腐同煮,甚至逢年过节时用腌菜炒肉,这都是很好的选择。毫不夸张地说,很长一段时间,腌菜都丰富着人们的冬日餐桌,丰富着人们的味蕾。一坛腌菜,牵系的是一家人的幸福。等到腌菜捞尽吃干,漫长的冬季也就过去了。

    今天,就餐桌上的食物而言,冬季与夏季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人们生活的富足。可是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很多人还是会选择腌菜,虽然腌菜的量少了,在餐桌上也不是那么必须了,但这其中有着家的味道,有记忆的味道!(高永维)

  • 2017/11/07

    长城新媒体

    【改革·印记】扁担,永远的记忆

    时光匆匆,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记忆中的村庄反而更加清晰了。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扁担在我的印象中是最深刻不过了。在冀东南一个农家小院,母亲纺车的嗡嗡声和父亲肩上扁担的吱扭声,是我幼时耳畔鸣响得最早的一首音纯韵浓的交响曲。

    扁担,一个农村用来担东西的工具。但在农家,它并非是一个工具所能承担的含义。自打记事起,父亲的扁担就是一道抹不去的记忆。春天,父亲用它把积攒了一个冬天的肥料一担一担地挑到地里,为麦子施肥,希望有个好收成。夏天,还是用它将割下来打成捆的麦子挑到场院,脱粒晒干后,挑回家入仓。扁担不仅仅用来收获庄稼,日常生活更是须臾不离。每天清早,父亲就早早起床,担上水桶到村口的那口老井中挑水,把家里的水缸盛满。有时,还用它担些东西到集上,换回些生活用品。父亲用扁担默默地把汗水变成全家人的希望,扁担走过春夏秋冬和风霜雨雪,演绎着人间五味,挑走了艰辛,挑来了幸福和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逐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我的家乡,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家里装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起早到那口井里担水了。用上了拖拉机,免除了将庄稼挑上场院的劳累,哪里还听得到扁担的浅吟低唱。如今,不大的院子里,墙角用过的扁担,好久未用,失去了往日的色泽和风采,只留下岁月的斑驳痕迹,成为院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扁担下岗了,不是因为父亲的年老,而是因为生活逐渐变好。

    那条扁担,只是家里极其普通的一条,与其他人家的没什么不同。一根扁担,一副肩膀,勤劳善良的人民,担出了一担担水,用于生活用于生产;担出了一担担粮,交给了国家,支援了建设。担啊担,担走了贫困,担来了希望。不知什么时候,扁担的作用被取代了。先是推车,再是机动三轮车、拖拉机。这些机械的一步步进化,卸掉了人们肩头的重担,换来了人们生活的日渐富裕。这是很多家庭的缩影。

    扁担,作为一种历史的工具,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功绩,人们不会忘怀。扁担失去了历史的功能,人们肩上的担子卸下了,不由得一阵轻松。轻松之后,心情并没有平静。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人们感到,奋斗未有穷期,肩上的担子并没有轻松。每个人应挑起党交给我们肩膀上的重担,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复兴的诗篇!(边建军)

  • 2017/11/02

    长城新媒体

    【改革·印记】一杯清水中窥变迁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水龙头一打开就有汩汩的清水流出来,随之流出的还有甜蜜的日子和幸福的生活。

    享受着自来水带来的便捷,头脑中偶尔也会泛起关于水井的记忆。老家人盖房子之前,首先要在院子里打一口水井。一则为了施工取水方便,二则乔迁之后即刻就有甘甜清冽的井水饮用。家乡人一直沿用古老传统的打井方法,不需要任何机械辅助,选好位置,几把锹,几把镐,几个壮劳力,便可破土动工,三四天的功夫一口井便打成了。

    我家的水井有七丈深,在村里算是很深的一口井了。井深是多年累积的结果,每当井水不足便向地下深挖几尺,如此反复几次竟然到了七丈。正所谓水往低处流,这口井不管冬夏一直水量充沛。小时候,每当父亲在井边绞水,我总是猫着头,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望向湿漉漉的井壁和被水桶搅动荡漾着的水波。这时候父亲的呵斥声便起了,大吼着让我离井边远一点,生怕一不小心失足跌落到井底。

    从井中汲水最常用到的辅助工具是辘轳。也有一部分人直接用绳子拴着水桶,像拔河一样垂直地将井水提上来。辘轳多是木制的,后来也有用钢铁焊接的,利用的是轮轴的原理,可以算作是小型的起重工具。水桶在井底灌满水,手握辘轳长长的柄摇动,一桶水便飞快地从井底窜上来,相比于手提要省时省力的多。后来有了更加省力的方法。人们在井底装上水泵,需要用水时只要一合电闸,清凉的井水便哗哗响着,顺着水管流进了水桶,流进了菜园。

    水井在院子里,水缸在厨房里,将两者连接的是一根扁担。从井里取好水之后,扁担的一头挂一桶,父亲把扁担放在肩膀上,迈着稳健的步子往家里走,扁担就有节奏地颤动着。我觉得自己的力气够大了,也试着去使用扁担挑水,但是却总掌握不好平衡。所以我和妹妹选择抬水,把水桶放在长木棍的中间,我们也能把水缸装满。

    水井不仅能够提供饮用水源,夏日里还是储藏水果、食物的绝佳场所。每到夏天,我总是将西瓜放在水桶中,让水桶顺着井壁悬于半空。每次疯玩回来大汗淋漓,便急不可耐地绞动辘轳,将西瓜从井中取出,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一番。在井中放置过的西瓜,有井中的清凉,有井水的甘甜,解渴祛暑,实在是难得的美味。

    临近的村庄最先装上了自来水,水龙头直接接到厨房里,只要开关一拧,水就到了锅里、盆里,我好是羡慕了一阵子。后来村里也装了自来水管道,但是我却没有预想中的兴奋,反而多少有一些失落,因为有了自来水之后,水井、辘轳、扁担这些承载着记忆的东西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后来,渐渐适应了有自来水的日子,也就越发觉得自来水便捷。尤其是当村庄的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孩子和妇女,如果依旧要用水井、辘轳和扁担来解决用水的问题,显然太过耗费体力也极不方便。

    从井水到自来水,再到现在的各种净水器、各种纯净水,一杯清水中窥变迁,这其实就是发展的痕迹,就是改革中的改变。(高永维)

  • 2017/11/02

    长城新媒体

    【改革·印记】“大村子”的蜕变

    说来,我在衡水这座城市里已经生活了多年,其间的变化亲眼目睹。

    童年,跟着爷爷来衡水走亲戚。那时,衡水最繁华的街道是红旗大街。我看到路边长着芦苇和刺儿菜,街心的油面路由于年久失修,被过路车辆压成一个个坑洼,常常积满污水,其他街道的乡野味就更浓了,几乎像农村的集镇。城区的规模非常小,从城中心向任何一个方向走,走不多远就到了庄稼地里,能清晰地听见蝈蝈的鸣叫声,庄稼熟了的时候,风吹进来,能闻到成熟庄稼的气味。汽车的轮子上挂着带穗子的秸秆开进来,马路上经常能找到庄稼的籽粒。

    这样的衡水,被外地人称之为“大村子”。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衡水人向外地人介绍家乡时,常常平静地使用这一称号。我想,衡水就像一个从乡下农家宅院里走出来的少女。她素面朝天,衣着寒酸,个头不高,面目精瘦。唯独她那双散发着不甘心的光芒的大眼睛告诉人们:她会长大的,会长得楚楚动人的。

    时间在不容置疑地前行,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革开放以来,衡水一步步朝着城市的方向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里有了第一座超十层的建筑——衡水老火车站对面十三层的滏阳大厦,近万平米的衡水百货大楼一期工程建成开业。九十年代末,一幢幢宽敞、明亮的新式住宅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被重新整修,一批批基础设施现身街头。1996年衡水撤地建市,成为河北省最年轻的设区市。2002年,市区油面路里程606公里,公路密集度每百平方公里60公里,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路灯8323盏,已覆盖主要街道,公园6座,绿化覆盖率26.7%,自来水普及率100%……2008年,中心城区面积已达到40多平方公里,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随着三年大变样的开展,滏阳河综合治理、四路十桥建设、城市绿化、教育资源整合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实施,城市形象明显提升,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石黄、衡德、衡榆高速先后建成通车,大广高速衡水段开工建设。2017年,以建设京津冀重要节点城市为引领,主城区推进滏南新区建设,冀州撤市设区,结束了一市一区的历史,市辖区面积扩大到1509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全长120公里的城市高速外环、衡德高速故城支线、106国道衡水湖段改线等工程建成通车,石济客专即将通车,京衡高铁等工程加快推进,衡水将进入高铁时代,前进大街、榕花大街等全线贯通,文化艺术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市民中心等一批城市公共设施加速建设,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建成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全光网城市”,主城区实现无线WIFI公共场所室外全覆盖,成功举办河北省首届园博会。昔日的“大村子”变成了一座中等发展城市。如今,当外出的衡水人被别人问起家乡是哪里的时候,他们总会响亮地回答:“衡水!”

    时间以行走的速度启发着人们你追我赶,在不断的进取中,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年轻的心日趋成熟,还有新的生命将被新时代、新生活催生——那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照耀城市的一轮崭新太阳。衡水是生长在平原肥沃土地上的一棵正在绽开的桃树,灿若朝霞;又像一个清水出芙蓉的美女,婀娜多姿,含情脉脉,牵动人心;更像一个正在马拉松赛奔跑的运动员,向着魅力城市冲刺……(边建军)

  • 2017/10/18

    长城网

    【改革·印记】农村取暖“三变”

    十月深秋,北方的寒冷渐露锋芒,只是一个转身,盛夏已远,寒冬将近。

    “罗衾不耐五更寒”,盖了一床棉被的我,半夜醒来更觉晓寒难耐,打开空调后,觉得空气暖和了,但脚底仍然凉凉的,不觉怀念起家乡冬日里热乎乎的炕头。

    八十年代的农村,还比较落后,冬季取暖是个大问题。秋天的时候,家家开始囤玉米秸秆和玉米核(hú),就怕冬天没得烧,做饭取暖供不上。秸秆主要是用来做饭,锅灶在堂屋,炕在里屋,是连通的,在堂屋烧火做饭就可以把里屋的炕烧得暖暖和和的。头睡觉前铺好被子,等着我们在外面玩够了,冷哈哈的回到家,钻进热乎乎的被窝,从脚暖到头,舒服极了。

    除此之外,家里的取暖设备还有一个炉子。就像白居易那首诗中写的“红泥小火炉”,的的确确是泥做的。我记得每年冬天一到,爸爸和爷爷就开始“盘炉子”,这是保定的土叫法,就是用砖和泥垒砌的两尺见方、高约一米的炉灶。我的任务就是每天做煤球,三铁锹煤面儿一铁锹土,加上水之后和匀,铲到炉灶上,用火筷子把和好的煤扒拉成球状,待炉火烘干,煤球就做好了。看起来很简单,对于十来岁的我来说,可是一件苦差事。

    等我上了初中,家里取暖发生了第一次变化。一次中午放学回家,家里有工人正在安装银色的管子,管子从墙上通过,墙那头连着堂屋的炉子,这头安装在卧室里,爸爸说是暖气。炉子也是新的,我还记得叫桑普采暖炉,之所以记得很清楚,大概因为这种炉子是烧蜂窝煤的,这也代表着我从此可以告别做煤球的苦差事了。当然,暖气也给我们带来了其他诸多好处:以前妈妈对煤味儿比较敏感,经常被熏得头疼,从此免除了冬季头疼之苦,另外家里24小时供暖,屋内温暖如春,放学回家在暖气片上捂捂手,心里都是暖烘烘的。

    上了大学之后,家里冬季取暖发生了第二次变化。大二时,老爸把老房子拆了,翻建了新房。新房是二层小楼,设计的很漂亮。农村发展的速度很快,村里新盖的房子大多都是二层,所以也并不觉得惊讶,让我惊讶的是爸爸在院子里专门造了一个小厢房,说专门用来盛放炉子。原来,他在盖房子的时候,专门请师傅设计了地暖,家用的那种老炉子已经不能用了。他新买的炉子虽然不大,却也是有科技含量的,叫气化反烧采暖炉,连通着屋里的地暖管。老爸还给我讲了一堆炉子和地暖的好处,看着他在那个小房子里忙里忙外,再看看家里漂亮干净的二层小楼,我不禁感叹,农村发展诚然是太快了,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单看这住宅和取暖,真是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了。

    今年十一回家,老家取暖又发生了第三次变化。回家时,刚一进村,便被各家墙上的一排黄色管子吸引了,每家墙上还有一个电表箱子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怎么每家都有?我扭头问前来接我的妹妹,她说:“这是天然气管道的地上部分——管道和燃气表,现在咱们这农村冬季取暖全面煤改气了,据说这气取暖比煤要暖和。”我说:“那这一套下来得不少钱吧?”妹妹说:“花不了多少钱,现在国家政策好,不光壁挂炉有补贴,安装也是免费的,连采暖用气都有气价补贴,现在咱们村家家户户都安装好了,政府也给咱们免费洗了地暖和壁挂炉,就等着冬天供暖啦!”

    在我的家乡,农村取暖历经“三变”,这一点一滴积累的小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的大发展。近些年,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普惠百姓,三农领域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改革带来的强大后劲撬动着农村新一轮的变革,浓墨重彩地勾勒着农业的新发展、农村的新气象和农民的新生活。这正是“改革春风暖千户,政策化雨润万家”。(于海新)

  • 2017/10/18

    长城网

    【改革·印记】呵护一汪天池水,引来数鸟舞生态

    最早见到衡水湖,是在20年前。

    那时,姑姑家刚在衡水市区买了房,邀请我们一家作客。姑姑说,去看看衡水湖吧。于是,我们两家人乘车来到湖边,周边到处是散种的庄稼,附近的村庄围栏养鱼,沿着土路朝前走,到达码头,百十艘木船排放在湖面。我们坐着一只木船在湖里转了整整一大圈,当时的感觉就是湖面广阔。

    再后来,我在衡水参加了工作。对衡水湖有了更深了解。它是华北平原上单体面积最大的湖泊,约为75平方公里,享有京津冀最美地、京南第一湖的美誉。泛舟衡水湖,很多人惊叹大自然的伟力是如何造化出这神奇的蓝宝石?公元前602年,黄河从河南杞县决口,流成了这一片大泽。古黄河、古漳河、古滹沱河曾数千年这里流淌。古河千年摆荡迁徙,湖水宽了窄了,深了浅了,最终留下了这一片大水。

    从2003年6月起,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的发展进入了全新时代。尤其近年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生态振兴、绿色崛起”之路,湿地保护成效显著。搬迁了湖区周边413家企业和作坊,拆除了60多万平方米有碍观瞻的商铺,实施退村还湖、退耕还湖;取缔了1.38万亩网箱养鱼……衡水湖又回归了湿地本色。从2012年,衡水湖启动了良好湖泊项目,湿地保护开始转向湖体治理以及生态修复。水清了、鸟多了、路通了、自然风光更美了。正是水清、景美的衡水湖以及日益完善的湖区设施打动了国家体育总局,使得衡水湖与马拉松走到了一起,成为全国第一个环湖马拉松赛。今年迎来了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

    于是,我再一次踏上衡水湖这片土地,沿着东湖大道向南,湿地公园、省园博园、马拉松广场、荷花园依次而过,犹如穿行在一片绿海中。被随风飘来的荷花清香所陶醉,被湿地纷飞的鸟群、悦耳的鸟声所吸引。循声望去,只见芦苇荡里筑起许多鸟巢,成群的鸟儿在盛开的荷花荡上飞翔歌唱。纷飞的鸟群,清脆婉转的鸟叫,使衡水湖充满勃勃生机。瞻荷花芦荡,观鸥鹤碧水,寻幽谷足迹,呈于面前的是荷花那独有神韵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壮丽美景。湿地荷花,绿树成荫,水草分围。碧水环抱的蒲草地、芦苇丛片片相连,万顷荷花荡,千姿万态的荷花争艳怒放,白莲亭亭玉立,红莲争奇斗艳,绿萍浮波,鱼儿穿梭,成群的鸟儿撞过水草地,飞过荷花荡,在蓝天碧水间翱翔歌唱。

    踏着洒满金色阳光的大道,迎着纷飞的鸟群,伴着鸟儿悦耳的啼鸣,来到浓荫蔽日的树林。这里是鸟的天堂,鸟类已达329种,包括7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和49种Ⅱ级保护鸟类。各种鸟雀此呼彼应,百转千声,鸣唱的鸟儿或引吭高歌,或低声婉转,或欢快啁啾,或悲凉吟啼,它们各有音色,各有情趣,有绵绵蛮蛮叽叽喳喳的,有珠圆玉润欲啭不啭的,也有妖声嗲气的、娇媚缠绵的,这些鸟儿的鸟语是那么的清亮纯静,那么的质朴素雅,那么的悦耳夺魂,让你耳不暇接,听不够也听不完。我好似来到鸟的世界,听着鸟语看着鸟飞,不由得神清气爽,心头顿感清新爽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的人民与洪涝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不断改变着这里的自然环境,衡水湖也回馈这里的人民。湖畔人民利用湖中自然生长的芦苇、蒲草编织的各种工艺品更是鬼斧神工,游览过的人们对衡水湖的回忆更加久远、醇香。线条丰满、栩栩如生的侍女,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八仙,独立枝头、嘎嘎欢叫的喜鹊,翠绿欲滴、鼓翅鸣唱的蝈蝈,引领高歌、形态舒逸的仙鹤……发展蒲草编织工艺,变废为宝,不仅有效地控制衡水湖蒲草的迅速蔓延,而且给湖区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衡水湖,就像一个从原始森林走来,浑身充满野性的少年。虽然未经教化,却是朝气蓬勃,前途无限光明。衡水湖已走出河北,奔向世界。刚刚圆满成功举办的2017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是衡水连续第六年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事。通过央视航拍直播和省内外媒体多维度、立体化传播,全方位展现了衡水湖的无穷魅力,使衡水湖扬名海内外。

    城市因湖而秀美,湖因临城而宠贵。衡水湖,是衡水市一张亮丽的名片!是衡水人民的无尽宝藏!衡水湖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边建军)

  • 2017/10/17

    长城网

    【改革•印记】一台缝纫机的前世今生

    几十年来,我们跟随父母搬了无数次的家,从农村到县城,从县城又搬到了市区,即使是搬到市区也已搬了好几次家,之后,我们兄弟俩和妹妹都有了自己的住房,2012年我住进了130米宽敞的小区房。每次搬家都要扔掉不少东西,家具家电,旧衣旧物等等,尤其是最后一次搬家,所有的家具家电等等全部换新,在家中已经没有什么旧物可言了,但唯独一台旧缝纫机却一直跟随着我。

    缝纫机又破又旧,因为岁月已久,面板已经卷起,铁架已经生锈,轮带已经磨烂,放在屋里差不多占去了半平方米,只要有人来到我们家,都会露出异样的眼神,怎么还会留着这玩意?

    这台旧缝纫是在1972年购置,那时想购上一部缝纫机非常不易,凭票购买,我父亲的单位几十个人,一年也就一张票,也许因为当时我们家人多,大伙一致投票归到了我父亲名下。当时时髦的大件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有一台缝纫机显得非常阔气,也是够现代化了,用它来缝补衣服或者做衣服,可以省下不少费用。

    那个年代几乎没有成品衣,都是先买布再做成衣服,而买布必须是先有布票,布票是按照人头进行定量配给,一个人定额供应的布票至多只能做一件衣,做了上衣就没有下衣,做了外衣就没有内衣,只能是今年给这个添新衣,明年给那个添件新衣,一件衣服老大先穿,小了给老二,再改改给老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裤子经常要进行缝补,有时找不到类似颜色布头,只能用其它颜色补上,左一块补丁,右一块补丁,凹凸不平颜色相异,在当时穿这种衣服他人不会用异样的眼光,因为是一种普遍,用当时的话来说,穿在身上有暖就行。

    缝纫机在此起到了大作用。我们家总共五口人,今天这个人的衣服破一点,明天那个人的衣服扯烂一块,还有就是亲朋好友还有街坊邻居们时不时也会拿些衣服来补,缝纫机几乎每天都得用上,咔嚓咔察整个房间都很响,这个缝纫机用了一年又一年,坏了又修,修了又坏,不知补了多少衣服。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一天和一天不同,物质供应日益丰富,布票也随之取消,穿新衣服多了,缝纫机的运行时间也逐渐减少,到了后来,商店里出售的成品衣服款式多样,且价格比人工做更为便宜,再到后来,新款不断,布料也高档,街头巷尾已经见不到穿补丁衣服者,手工做衣服的缝纫店也非常少见。如今国产的、进口的名牌比比皆是,人们着装时髦新颖,夏天真丝、麻纱、纯棉,冬天皮衣、鸭绒等等,要多高档有多高档,绚丽多彩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家庭缝纫机已经多余,成了收藏品。

    缝纫机曾经起着重大的作用,伴随着我们一家走过一段历史,它不仅见证我们家的生活变迁,同时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的大变化。作为见证历史的物件,将其保留有着不同的意义。(罗瑞明)

  • 2017/10/17

    长城网

    【改革·印记】瓮倒下了,幸福站起来了!

    在一些农村的大街上,胡同里,有许多倒扣着的瓮,有的已经倒下,甚至出现了裂纹。这些曾经乘着粮食的瓮啊,乘着水的瓮啊,为何走到了大街上?因为家中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用来盛水吗?现在是自来水,龙头一开,水就来了,用不着。盛粮食吗?现在没有一家存粮食,需要粮食了,到超市去买,要啥有啥。“瓮们”走到了大街上,甚至倒下了,因为水走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不会消失;因为粮食走到了我们生活中,不会缺少。一切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因为我们的幸福站起来了。

    还记得小时候,对于“瓮”的宝贵,家里有一个瓮坏了,怎么办?用铁丝绑住,继续用;还记得买不起瓮的时候,就用水泥自己做瓮,用土坯做一个内胎,外边用水泥抹到一定厚度,过一段时间,掏出土坯,水泥瓮就做成了。那个时候,家家都有水泥翁。盛高粱,那是一家人的口粮啊。后来,土地承包了,玉米多起来,就盛玉米;再后来,麦子多了,就盛麦子。父亲常说,粮食要存着,要防备饥荒年。改革开放后,粮食打得多了,我们家里总是存着几瓮粮食。瓮在我们家,那是有功之臣。民以食为天,瓮里装的是我们满满的幸福。

    不过,这几年,我们不存粮食了,打下粮食,全部卖掉,吃的时候,再买。为啥?因为买米买面很方便,自己存粮食,为了防生虫子,要晒,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太麻烦了。关键是,现在的超市里,什么时候买粮食什么时候有,我们的社会安宁,我们粮食供应充足,我们的心里踏实。其实,不仅是我家如此,许多农家都如此。过去,他们的偏房里贮藏的是一瓮瓮的粮食,现在,他们的偏房是标准厨房,燃气灶,电煲锅,电冰箱,油盐酱醋等等。再也没有瓮的位置了。大瓮已经挪到了院子里,胡同里,大街上。

    改革开放40年,我们从吃不饱到吃得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吃得好到吃得放心,吃得安心,这是悄悄的变化,却是我们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是我们农民生活的焕然一新。许多曾经的家庭必备东西正在消失,瓮是其一,还有风箱,还有大锅,还有缝纫机,还有录音机,等等,曾经的必须变成多余,曾经的时尚变成老旧,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去说,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现在没有余粮,心也不慌,因为我们有伟大的国家来保障,因为我们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来保障。改革开放昨天的成就举世瞩目,今天的成就光彩夺目,明天的成就必然引领世界。

    瓮倒下了,幸福站起来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的幸福站得更加挺拔,更加坚强,更加稳如泰山。我们坚信,党的十九大以后,这种挺拔、坚强与稳如泰山会升华到一个更加崭新的境界。(殷建光)

  • 2017/10/17

    长城网

    【改革·印记】砥砺奋进的五年见证民生大变样

    “厉害了,我的国”“为改革点赞”。国庆长假期间,“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人潮涌动。展馆中的一串串数字、一幅幅照片,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诉说着普通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精彩故事,呈现了当代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进步的恢宏气象。

    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五年只是短暂一瞬间。但这五年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宏观经济年均增速7.3%,脱贫人口年均超过1000万,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0.1%,国产大型客机C919等大国重器刷新中国制造新高度,量子计算机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成果在神州大地涌现,从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硕果累累,东方智慧闪耀于世界舞台……生动讲述了一段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奏响了一曲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时代主旋律。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神州大地上每天都泛起奔腾的发展浪花,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改革成果显著,凭借动真碰硬的勇气与壮士断腕的决心,各领域改革向中心聚焦、向深处发力,成绩斐然,谱写了改革新篇章,不断汇聚起发展新动能。这种重大成就,并不是纸上文章,而是走进了百姓生活之中。

    这五年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是从未有过的五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新发展理念搭建起通向未来的阶梯。经济生态领域改革抓住阻力大、突破难的“硬骨头”持续攻坚;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稳慎论证、主动作为,司法领域改革大步向前,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铺开,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的顽疾逐步破解;社会领域改革聚焦脱贫攻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热点,集中推出一批重点改革举措,化作人民脸上的笑和心头的暖。

    气势恢宏的梦想交响曲,洋溢着亿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看病、上学难题逐步解决了,户籍制度改革坚冰松动了,天越来越蓝,实惠越来越多,社会和谐稳定。这五年,中国共产党始终永立时代潮头,践行为民之诺,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面貌和“舍我其谁”的改革魄力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让群众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共产党人所描绘的“民生蓝图”的厚度与温度。“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角声中,继续高举改革旗帜,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创造新的辉煌。(孙小航)

  • 2017/10/16

    长城网

    【改革·印记】好时代穿出美丽与精彩

    小时候最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吃,而且还会有一身新衣裳穿。

    荣姐经营着村里唯一的裁缝店,说是裁缝店其实就是在家里支了台缝纫机。荣姐的店里平时并没有多少人光顾,等到入了腊月才会热闹上一阵子,辛苦劳作了一年的庄稼人,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舍得做身新衣裳。

    每年临近年根,母亲都会带着我和妹妹到荣姐的店里做衣服。挨个人量过了尺寸,荣姐就在布料上画线,然后拿起剪刀嗖嗖地剪。衣服要隔几天才能取,看着一块布料经过荣姐的巧手变成了新衣裳,小小的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喜悦。

    每次做衣服时,母亲总会特意叮嘱荣姐:“一定要做大一点,孩子们长得快,这样能多穿些日子。”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妹妹的衣服都不合身,看上去总是松松垮垮的。可是我还是盼望着过年,盼望着到荣姐的店里去,因为即便不合身,也终归还是新衣服。

    时间飞快,我和妹妹一点点长大,家里的条件也一点点好了。镇上的服装店越开越多,集市上卖衣服的摊位也越来越多,过年的时候母亲就不再带我们去荣姐的裁缝店了,而是会去集市上或者商店里选上一身,我和妹妹的衣服也终于合身了。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了,荣姐的裁缝店难以为继,荣姐找了个工人远嫁他乡。

    再后来我和妹妹都工作了,这时候市场上的服装已经极大丰富,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各种布料,真的是应有尽有,买衣服的时候这身看着好,那身看着也不错,很容易就挑花了眼。我们也开始给父母买衣服,过惯了苦日子的父母总是舍不得穿,只是摸着衣服的料子喃喃地说真好看、真好看。差不多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不禁感慨,以前半辈子穿过的新衣服,都没有最近这几年穿的多。

    小时候,我的印象中大街上是一片黑和灰,无论男女老少穿的都不是那么显眼,可是现在走在大街上再看看,各种漂亮的衣服争奇斗艳,每个人都穿的光鲜靓丽。衣服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可是细节之处见改革,衣服之变折射的正是时代之变。

    后来,在县城里碰到一次荣姐,她的裁缝店还是没有重新开起来,但是她成了一家服装店的老板。(高永维)

  • 2017/10/13

    长城网

    【改革·印记】农村“大喇叭”奏响时代“好声音”

    每天中午11时45分,河北肃宁县南庙村大喇叭准时响起,“党的声音”“惠民政策”“农时农事”等节目按序开播,68岁老党员袁二朵听得入了迷。(10月10日新华网)

    提起农村“大喇叭”,对于老一辈儿来说有着一种特殊情感。在那个物质生活贫困、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大喇叭”是乡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靠它了解国家政策,靠它收听新闻报道,靠它醉心曲艺自娱自乐。“大喇叭”成为那个时代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为许多人的情感依靠与精神寄托。正如老党员袁二朵回忆:“那时的大喇叭是农民了解党和国家政策信息的渠道,是神圣的、权威的,每天要是不听,心里就跟缺点儿嘛似的。”

    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电视、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物慢慢走进人们生活,“大喇叭”逐渐减弱和沉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神圣的大喇叭一度成为“催事喇叭”“喇叭一响,不是要钱就是要粮”。再后来,农业税取消,农村大喇叭更很少响起,有的村甚至长期闲置停播。与此同时,一些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社会杂音、网络噪音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干扰着人们的生活,惠民政策被截留,人们思想观念被误导,公序良俗被破坏。“大喇叭”退出了历史舞台,远离了人们生活,那真切、朴实、温暖的乡音成为人们记忆深处失落的乡愁。

    如今,在沧州市的170多个乡镇党委和5700多个村,久违的“大喇叭”又重新响起,它传播党的方针、惠农政策,它教授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它倡导好人好事、文明新风……。它权威而又亲切、复古而又变新、“高高在上”而又接地气,在人们齐心协力奔小康的道路上,它成为传播党的好声音的“扩音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农民群众致富脱贫的“信息站”。

    同时,借助科技发展,“大喇叭”又实现了“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它结合应用联通专线、电脑软件、U盘介质、无线网络等现代技术,建立起各乡镇统一操控的“点对点”“点对面”智能化广播系统,实现乡镇统一录播和各村自主直播双轨运行全覆盖。在打捞起人们乡愁的同时,“大喇叭”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与科技活力。

    农村“大喇叭”的兴衰,见证历史变迁、社会变革,“大喇叭”重又响起,是时代的需要、形势的需要,也是呼应人民群众心声。信息纷扰杂乱,世情变幻莫测,“大喇叭”以其权威而亲民,成为广大农民聆听政策的阵地、学习知识的平台、感受文明的讲堂,成为小康路上的“精神食粮”。如何让“大喇叭”行稳走远,成为响在农民心坎“永不消逝的电波”,无论是在节目编排还是形式创新,无论是在经费保障还是组织建设,都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都需要各方支持、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才能让“大喇叭”在广袤农村大地重新奏响契合时代脉搏、共振人民心跳的时代“好声音”。(张学迁)

  • 2017/10/13

    长城网

    【改革·印记】推进改革与脱贫共圆“中国梦”

    自“中国梦”提出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在深化改革和脱贫攻坚中取得了让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成绩。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让圆梦之路更宽阔。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速稳步回落,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快速转型,仅今年上半年生态环保、水利、交通、教育投资分别增长46%、17.5%、14.7%和17.8%,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深化改革中不仅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工业结构继续优化,而且物价涨势总体温和,就业形势良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上成绩有目共睹,随着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商事制度、收费清理等系列改革的推进,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逐步厘清,改革红利得到持续释放。不仅惠及企业,老百姓也从中感受到了变化,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的“奇葩证明”的取消就是最好的说明。财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改革的扎实落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企业和群众在深化改革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深化改革不仅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让实现“中国梦”的圆梦之路变得更宽阔、更平坦。可以讲,改革之路是一条国家富强之路、民族振兴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圆梦目标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而人民心中的梦想从现实来讲就是希望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事实上,全面建成小康就是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小康。近年来,在推进脱贫攻坚上,中国可以说是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惊人成绩。从2013以来,中国在实施精准扶贫脱贫中,实现了每年1000万人摆脱贫困,照此速度计算,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中国方式”的“中国扶贫”,成为全球公认的奇迹。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我们离圆梦伟大复兴“中国梦”越来越近。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凝聚创造奇迹的力量,只要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守望相助,凝心聚力,增强必胜信念,祖国母亲就会在创造精彩中捷报频传,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幸福。(隔山)

  • 2017/10/13

    长城网

    【改革·印记】以“公平之犁”深耕庠序沃土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听说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侄女每天都有免费的火腿、奶和面包可以吃,当时就觉得这些举措很暖心,后来查阅资料,得知这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一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实行免费的营养配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夯基础、补短板,是教育领域改革的发力点,也是确保祖国越来越强的基石。就像营养配餐,孩子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既要营养、又要卫生、还要安全,同样,接受的教育也应该是“有营养”的。除了营养配餐,还有基础设施的改善,教学设备的更新,优秀教师的招聘,等等。近些年,各级各地教育部门向贫困地区和农村派发了一大波“礼包”,教育的“短板”正在补齐,教育领域的改革始终凸显了公平这条主线。

    社会公平正义,教育公平是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农村和城市,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等区域间,还表现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从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到中小学划片入学、再到重点大学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倾斜,教育改革的“公平之犁”无处不在。

    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逐步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等灵活的办学形式缓解了“择校热”;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让重点高校中来自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寒门学子”保持逐年增长。可以说,每一个教学阶段的改革,都紧紧围绕着公平这条主线。

    “蒙以养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古代的教育智慧,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已经融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骨子里,这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共同筑起了教育公平之基。让每一个个体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公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而教育改革正是拓宽了通往公平的道路。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如果把教育改革比作在庠序沃土上的耕作,那么,公平无疑是确保耕作能够更加有效的“犁头”,在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共同耕作明天的希望。

    回望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之路,再结合生动实践体悟教育公平,就会更加坚定,“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疾病还是健康,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沐浴在教育的阳光下”,是教育改革的生命线,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郭雪营)

  • 2017/10/12

    长城网

    【改革·印记】从婆婆衣食住行喜看祖国发展变化

    长假归来,当很多人在朋友圈晒自己出游的美景时,我却在整理回农村婆婆家拍下来的照片。翻看着镜头下的家乡和婆家30多年的变化,感慨良多,一个家庭的变化和快速发展的国家同频共振,时代脉搏与个体情愫始终相连。农村变化究竟有多大多快,不说焕然一新的村貌、村边的生态园,也不谈村里的养老之家、健身广场,就从婆婆的衣食住行说起。

    在农村,住房是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象征。在上世纪80年代,我刚嫁到婆家时,婆家6口三代人住的是上辈留下来的“砖包土”(外面是砖里面却是土坯)的老平房。据婆婆说就是这3间平房还是一家人省吃俭用,从亲戚家借了点钱才盖起来的。当时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民没有多少外来收入,主要靠几亩地的收入,不少家庭为盖房子会拉下饥荒。80年代党的富民政策像一股春风吹到农村,小叔子学会机床加工零件的手艺,在家里创办了小工厂,公公种起了大棚蔬菜,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90年代,婆家翻盖了房子,5间亮堂堂的砖瓦瓷砖新房,很是让村里人羡慕。当时婆婆说:“过去咱们家是煤油灯、土坯房、烧柴火、拉风箱”,现在日子好敞亮。后来小叔子的家庭工厂越开越大,前几年土地也流转了,2012年,婆家盖起来二层小楼,装上了空调、暖气,婆婆高兴说: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这在过去做梦都没梦到哩。

    在农村,吃饭是最不讲究的。听婆婆说他们这代人最深的记忆就是吃不饱的年月,当时,农业基础条件差,没井没电,靠天吃饭,天天吃的是“三红”(红高粱、红薯、红萝卜)。当时人们说:“跨长江,过黄河,吃的都是高粱馍”。一家一年分上几十斤小麦,磨成白面,只有在亲戚来了后,擀顿面条吃就是好饭了,过年了全家才吃顿白面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大包干,农民的日子富裕了,吃饭不再发愁,大米白面天天可着劲吃。后来取消农业税,收入提高了,鸡、鸭、鱼、肉顿顿端上了婆家饭桌,现在80岁的婆婆吃饭也讲究绿色健康了。

    听婆婆说,她年轻时家里人多,穿的衣服是粗布衣,并且是补丁叠补丁。后来实行了布票,每人每年一丈七尺三寸,一年下来就是那么几件衣服,姐姐穿了妹妹穿,想穿新衣只有等到过年时,才能用攒下的布票给每人扯几尺布做一件新衣。随着国家的发展,布票成了历史,穿衣不再愁,婆婆也从过去捡亲戚们淘汰的旧衣穿,逐渐也年年、季季添新衣。现在婆婆也经常逛逛县城的百货大楼,买自己喜欢的时髦衣服穿。婆婆高兴地说,这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圆了小时候的梦想。

    婆家离县城不到二十里地,过去到县城赶集,婆婆说全凭一双脚,要走上大半天。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买了第一辆自行车,才结束了步行去县城、走亲戚的历史。到了九十年代婆家买了拖拉机,种地出行全靠它。到了本世纪,县城里的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花2元钱就能坐车到县城,用婆婆的话说:“方便的很”。2012年,小叔子买了轿车,婆婆串亲戚去县城坐上了自家的私家车,婆婆高兴地合不拢嘴。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现在婆婆来我们家,坐高铁只需25分钟。婆婆说: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想再活50年。

    从婆婆的衣食住行,喜看祖国的发展变化。30多年里,改革春风吹开了每一扇门,在国家改革的浪潮里,每一朵浪花都有意义,每一个个体都不会被忽略,国家每一个改革脚步,每个公民的“小确幸”,都被记录收藏在个人的影集里。如今,快速增长的GDP把百姓的钱包装满,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改革仍在继续,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再创更美好幸福的生活。(魏金改)

  • 2017/10/12

    长城网

    【改革·印记】出行加速度让天涯若比邻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不安分的因子,总是想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

    小时候,我常去的是姥姥家。两个村庄相距3华里,我一路小跑着去,路上开满了马莲花,双脚始终都不觉着累。到姥姥家吃过午饭,我又一路小跑着回。那时候,我觉得在路上奔跑是一件幸福的事。

    村里的小学只有四个年级,五年级就需要到邻村去上,两个村庄相距5华里,我有了自己生平的第一辆自行车。和小伙伴们在乡间的小路上“飙车”,四周的玉米、谷子、向日葵倏忽而过,家和学校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那时候,我觉得有一辆自行车真好。

    上初中需要到镇里去,镇上与村子相距20华里。村里到镇里通了公共汽车,票价两元,价格倒是不贵,但是车极不准时,我经常等得很不耐烦。可是公共汽车能够遮风挡雨,一路上也相对安全,所以初中时代我一直坐车往返。那时候,我觉得公共汽车除了慢点没有什么不好。

    上高中时,家搬到了邻县,学校和家的距离变成了120多公里。两点之间有东线和西线两条路线,东线是普通的省道,西线是高速公路,同样是坐大巴车,走东线需要四个多小时,西线则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那时候,我明白了速度不仅与交通工具有关,也取决于道路的好坏。

    大学考到了古都西安,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猛长到1400多公里。上学时,先从老家坐车到北京,然后在北京换乘火车,火车虽然号称“特快”,却也需要十二三个小时。硬座车厢人满为患,一天折腾下来累到极致,可是能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我还是万分激动。那时候,我觉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革命圣地延安,在此期间一篇文章获了奖,主办方要求到北京领奖,并予以报销往返机票。人生中第一次坐了飞机,火车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旅程,飞机竟然两个小时就轻松到达了。那时候,我觉得远方其实并不远。

    后来回到河北工作,妻子也随着来到河北。妻子是陕西人,于是在陕西和河北之间往返,成为我和妻子的常态。起初也是从北京换乘火车,逢年过节回家之路异常艰难。再后来就有了高铁,从北京到西安只要四个多小时,陕西八大怪之一是“姑娘不对外”,对于远嫁的妻子来说,晨发午至的旅程算不上“对外”。那时候,我觉得天涯其实若比邻。

    改革的印记是什么,其实就是美好的变化。我的出行经历中,就刻划着深深的改革烙印。交通工具在变,道路设施在变,生活态度也在变,这就是改革刻下的年轮。当私家车进入千家万户,当高铁网络四通八达,当乘坐飞机不再奢侈,表面上看是交通事业的进步,深层次来说则是改革的推动。

    出行加速度,让天涯若比邻,这是我的感受,其实也是所有中国人的感受。因为改革,中国一直在奋进崛起,出行方便只是改革成果之一,放眼今天的中华大地,改革的硕果早已累累!(高永维)

  • 2017/10/12

    长城网

    【改革·印记】改革为创业者撑起一片“蓝天”

    以“科技转化、金融创投”为主题的“2017年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金融创投峰会”,将于10月12日在张家口市举行。峰会吸引了京津冀多个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院所、80余家科技型企业,以及来自美国硅谷、韩国、英国的创投风投等50余家金融机构。

    创业是人才、技术和资金碰撞后,迸发出的耀眼火花,而决定三者能否成功相遇的,关键要看创业环境,要看政策支持的力度,平台搭建的水平,以及政府扶持的程度。创业环境好,创业如同良种巧逢沃土,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都是水到渠成之事,否则只能错失良机,与成功失之交臂。

    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改革是关键所在,在于清除阻碍创业的条条框框。这种改革是从政府内部开始的,目的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少行政干预,让每一个企业都享受到同等的机会,让创业者都能感受到来自政府的“温暖”,把有限的公共资源放到营造营商环境上,放到优化创业环境上,做好政府“分内之事”。

    如此改革,势必会伤及少数人的利益,让他们不再享有“特权”,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改革推向了高潮,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啃硬骨头,涉深水,过险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誓把改革进行到底。

    五年将至,改革的成就让世人瞩目,改商事,简化开办企业流程;减审批,给企业松绑减负;增支持,为创业者铺就成功之路。五年的努力和付出,换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倍增长,大批创业者踏上实现梦想的征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设想已成现实。

    改革不能空谈,空谈只能贻误战机,错失良机,只有撸起袖子,真刀真枪干起来才能让改革出奇效。2017年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金融创投峰会,就是一个示例。为了创业者专注于创新,政府领导专门开会协商,给予一切能支持的优惠政策,一事一议,让企业抛开一切繁琐的事,比如跑手续、申报项目,再不用单打独斗,而是大家共同扶植。

    创业之路满是艰辛,政府和社会都要最大限度地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大兴改革之风,用改革为创业者撑起一片“蓝天”!(侯宝中)

  • 2017/10/12

    长城网

    【改革·印记】灯的故事

    “一个枣,三间屋子盛不了,开开门还往外跑”,这是小时候,母亲给猜的一个谜语,谜底是“灯”,是煤油灯。虽然很昏暗,但是,就在这样的灯下,我走过了我的小学时代。灯下写作业,拿着灯去上夜校。后来,有首歌,叫《星星点灯》,不过,用来描述煤油灯时代,太精准了,那个时候的煤油灯就如同星星,尤其是晚上,下夜校的时候,绝对是一路星星点灯。

    在家里,有人往煤油灯上放个罩子,一下子让煤油灯亮了许多,这是最让我羡慕的,因为即使这个罩子,我的家庭也买不起。至于说蜡烛,那就更不用提了。一些与工业有关联的家庭,发明了一种“臭气灯”,也很亮,不过,那是稀罕物。我们大部分家庭是没有的。小时候的“灯”是小小的,暗暗的,天上的星星是多多的,亮亮的。

    那个时候,有人预测,将来是“灯头朝下”的时代,我们十分不理解,因为我们的煤油灯是灯头朝上的啊,倒过来,肯定不行。但是,这个“肯定”被否定了,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老百姓手头有钱了,国家发展了,村村通电了,家家户户按上电灯了。电灯一开,真的亮堂,我们的心也亮堂。在电灯时代,我们很高兴,因为晚上写作业,不用“鼻子黑”了。

    不过,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尤其是灯。本想,用上电灯已经很幸福了,没想到后来,日光灯也普及了,再后来,又有了节能灯,这几年,更不得了,我们用上LED灯了,节能又明亮。一盏灯的变化,一段历史的变迁,我们在灯的照耀下,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到新水平;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我们生活中的灯更加明亮。过去,有一句格言,蜡烛不点不亮,油灯不拨不明。现在,这句格言,孩子们已经不懂了,因为他们不用蜡烛,因为他们根本没见过油灯。

    灯的故事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老百姓生活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它很有代表意义,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灯越来越亮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亮了,我们的时代越来越亮了,尤其这五年,我们的街道亮了,我们的城市亮了,我们的山清水秀美丽景色亮起来了。生活中的灯照亮了我们的生活,思想中的灯照亮了我们的时代,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这些全新的理论之灯照亮我们改革的新时代。

    再过几天,党的十九大就要胜利召开了,我们坚信,十九大必然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打造出更加明亮的理论之灯,思想之灯,精神之灯,工作生活之灯。(殷建光)

  • 2017/10/11

    长城网

    【改革·印记】小粮票 香故事 大变迁

    粮票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印象深刻。因为粮票的故事是香香的故事,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也是。

    小时候,小粮票是点心香的故事。那个时候,清清楚楚记得,母亲带我去供销社买点心,其中,粮票是必须的。因此,在我的记忆中,粮票是香的,散发着点心的香味。那个时候只知道,粮票就是点心的代名词。甚至摸到粮票,也要闻一闻。的确,那个时候的粮票都是油腻腻的。后来,改革开放了,油腻的粮票逐渐干净起来,不再油腻,甚至非常整洁了。粮票飘香,小时候的我,做梦都想拥有一屋子粮票。大概是看安徒生童话故事中“饼干屋”的影响吧,总之,那个时候,粮票意味着香香的点心。

    长大后,小粮票是饭菜香的故事。考上大学之后,有时候饭票不够,需要买一些饭票。这个时候,我们的农村老家早已经不用粮票了,因为农村土地承包之后,农民有余粮了,农村市场繁荣了。于是,亲戚的,朋友的,都集中在我这里来了,这个时候,粮票的点心香已经变成了饭菜香了。这个时候,我还很得意,在农村没用的东西,城市里还是很有用的,似乎从此拉平了和城市人的距离。

    现在呢?小粮票是记忆香的故事。我是90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粮票的使用已经接近尾声了,不过,在一些城市还有粮票的余香,比如,买馒头,用粮票还是比较便宜的,但是,逐渐的,没有人再要粮票了,粮票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两天,收拾旧书,竟然从书页里跳出三张粮票,久违的他们似乎苍老了许多,但是,我依然感觉到一种悠香,不过,是记忆的幽香了。因为他们曾经是我们的一段历史,一段国家的粮食需要有计划分配,让更多人吃饱饭的历史。

    将来呢?小粮票是文物香的故事。我要把这几张粮票小心珍藏起来,虽然它们已经没有使用价值,虽然它们已经成为昨天,但是,它们的故事永远在我们心中,它们的故事永远在我们历史的长河中,它们的故事会成为昨天我们的国家如何用计划经济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见证,将来,它必然飘荡出文物之香。

    小粮票,记录着我们老百姓吃饭的变迁故事,记录着我们国家粮食发展的变迁故事,记录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变迁故事。小粮票记录着香香的故事,是国家改革开放40年让我们老百姓生活巨变的历史见证。回想昨天票时代,感悟今天网时代,各种票消失了,甚至于我们用的钱都在淡化,也正逐渐被微信支付取代,我们正可以一部手机走遍天下,吃遍天下,买遍天下。

    小粮票,香故事,大变迁,我们在改革变迁中享受幸福,美丽前行。再过几天,就要召开党的十九大了,十九大必然吹响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冲锋号,我们信心百倍,必然迎来中国发展的又一个伟大时代。(殷建光)

  • 2017/10/11

    长城网

    【改革·印记】“互联网+”让群众生活实现“华丽转身”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深化改革、砥砺前行的五年,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大踏步发展的五年。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在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在不断提升本行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十足的便利。正是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才使得中国能有现如今的成就。互联网还会在更多的方面为“中国复兴”提供动力。

    “农村电子商务”让小农村联通大世界。今年初开始,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农村电子商务”项目,政府为农村配备了电子商务的设备,并且开展相应的课程培训,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为农村致富又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国有7亿网民和广大的农村市场,如果把农村电子商务做好,肯定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让农村更紧密地和这个世界联系起来。

    网络整合优势资源,让社会更加高效协调。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的效率。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以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处理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方便。原来一个星期办不完的事情现在可能一个电子邮件就能搞定,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出现,真的是方便了最基层的老百姓,随着众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充实到基层岗位,很多事情群众不用出门就能顺利地办理了。政府效率高了,不但维护了自身的形象,也拉进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互联网带来“生活方式转变”。五年前,是不是出门打车很不方便?是不是去超市买菜最头痛的是零钱怎么办?五年后的今天,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都解决了,在家坐着使用滴滴出行,车会到你楼下接你,买菜只需要扫一扫就搞定,无现金出行在中国真的不是天方夜谭。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福利,当然这也得感谢广大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正是他们的辛苦服务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诸多便利。

    伴随着改革的脚步,互联网在中国生出了新的活力,更加可喜的是,互联网不但在大的层面帮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在一些细微之处也都有互联网的烙印。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互联网。过去的五年是这样,新的五年也是如此。让我们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山雨)

  • 2017/10/11

    长城网

    【改革·印记】由公车到“滴滴打车”看作风之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不断推进落实,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超过八成群众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身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近九成认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带动社会风气有明显改进。其中,“滴滴打车”成了一些干部最常用的软件。

    “八项规定”简单而言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主要内容为: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要轻车简从;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要规范出访活动;要改进警卫工作;要改进新闻报道;要严格文稿发表;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当然,较之前七项,厉行勤俭节约难度较大,更是一直备受诟病。为此,“滴滴打车”成了一些干部最常用的软件,着实看出作风之变。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好作风是战斗力,也是推动力,更是凝聚力。事实上,自从八项规定实行以来,自上而下涤荡人心,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得到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肯定。从管住胡吃海喝到整治会所乱象,从反对文山会海到改进窗口作风,从厉行勤俭节约到公车改革喷涂标识、安装GPS,从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到牵住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牛鼻子”等等如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将改作风进行到底,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基层党风迎来“廉洁拐点”就是很好的例证。

    作风的改进,最终当体现在实干上。任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其成效和长效,不仅取决于执行力,也往往与个体认识有关。改进作风,归根到底是为了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为了取信于民、夯实党的群众基础。试想,如果领导干部对工作作风不重视、不检点、不思考,高高在上、前呼后拥;如果开会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却没有一点落到实处;如果铺张浪费、吃喝玩乐,在工作中一味追求个人安逸和物质享受,出则高档轿车,住则高级宾馆,吃则高档饭店,久而久之,脱离群众那是必然。势必败坏党的形象,带坏政风民风,进而严重损害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

    溃堤蚁穴,气泄针芒。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更是密切相关。不良作风有可能成为腐败的直接诱因。“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领导干部的腐败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见,唯有把“制度之笼”越扎越紧;唯有所有党员干部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思想根源进行“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蜕变,焕发改作风的内在动力;唯有警钟长鸣、监督一刻也不放松,方能让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涵养宗旨意识和党性意识,把改作风内化为精神追求和工作习惯,让八项规定落地生根见成效。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再看公车到“滴滴打车”作风之变,无疑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笔者以为,只要监督部门能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不断用制度建设巩固转作风成果,定能尽可能规避作风问题具有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激发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正能量。(鱼予)

  • 2017/10/10

    长城网

    【改革·印记】我现在终于有钱吃苹果了

    对很多人来说,吃苹果早已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随便进到哪个超市,买一袋子,拎回家里,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而最近一位农村老大娘的话,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今年国庆假期回农村老家,一个镇里的干部告诉我,按照现在的政策,农村老人到了60岁的时候,都可以每月领到50元的养老金,以后还会每年增加。当他们把第一个月的养老金,交到一位刚满60岁的老大娘手里的时候,这位老大娘高兴地说:“我现在终于有钱买苹果吃了。”

    据说这老大娘夫妻俩,还能种一点地。吃的粮食和蔬菜,都不用发愁。只是这零花钱,只能到逢年过节时,儿子给一点。精打细算,也只够买些油盐酱醋。所以这个老大娘,很难吃到自己想吃的苹果。

    可能,这个老大娘并不属于贫困阶层。因为她有土地、有儿子,而且老两口身体健康,还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连苹果都舍不得吃,说明他们的生活状况,还是有一些问题。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并不是个例。

    作为农村老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应是儿女的供养。而有些儿女,自己收入不高,所以给父母的钱,便非常有限。我见过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只在每年过年时,每个儿子才给母亲200元钱。还有些儿女,有了钱之后,买车、买楼、供子女上学。把供养老人,排在最后一位。

    也有很多的农村老人,即便手里有一点钱,也舍不得花。一是人情往来,需要很多的开支。比如到了过年,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孙辈上学,也得有所表示。当然,他们更怕自己将来生病,必须留点应急钱。

    这件事,让我对“贫穷”二字有了重新认识。“贫穷”和“富有”,都是相对而言的。虽然很多农村老人的生活收入,并没有在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但买不起苹果的人,较之于买得起苹果的人,就是“贫穷”。解决贫困的第一步,是有饭吃;第二步,就是有苹果吃。老大娘能够有钱吃苹果,也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前几天,我在北京街头遇到一个50多岁的农村妇女。她拦住我,说自己来北京打工,还没有找到工作,现在没钱吃饭,请我帮她一下。我说:“那好吧,我给你买两个面包。”她跟我来到路边的一家小超市,拿起一包火腿说:“我想要这个。”接着,我付了18元钱,她拿着火腿走了。我看着她的身影,过了马路,坐在街边的一个台阶上,打开火腿开始吃。

    我的心踏实了,知道她确实很饿,不是一个骗子。

    因为经常看到乞讨发财的新闻,所以我们对那些求助者,大多投以怀疑甚至鄙视的目光。其实,他们中的多数人,真的很穷、很饿、很需要帮助。而且像那位老大娘一样,尽管很想吃苹果,却绝不会向别人开口。

    我认识杭州的一个老板,他每招收一个员工,都要求对方提供自己的和父母的两个银行卡号。然后把每个人工资总额的20%,直接打到其父母的账号里,确定这是孝老工资。这个老板说,对父母不好的人,对别人也不会好。

    我们的愿望,就是让每个想吃苹果的老人,都能吃到苹果。(汪金友)

  • 2017/10/10

    长城网

    【改革·印记】风箱风箱,风中吹来那迷人的香

    我对风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风箱连着灶台,在那饥饿的年代,我是风箱的粉丝,我爱拉风箱,因为我可率先嗅到饭菜的香味。

    虽然只是窝头的香味,虽然只是高粱米饭的香味,但对于小时候,没有任何零食的我,那就是世间最美的香味。小时候,总感觉很饿很饿,只要见到家中的狗与鸡吃过的东西,自己总要试着去品尝,为此挨了不少父母的巴掌。没办法,在那个年代,吃的少;在那个年代,我们都很穷。

    因为穷,因为总想摆脱农村,所以有了学习的无穷动力。我这个笨人终于考上了冀州中学,那个时候,全县只招收100人,绝对的是百里挑一。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中午,学校给炒点白菜,或许是与酱油一块煮的,但是,也是无上的美味,感觉比在家里吃老咸菜上档次。

    大概是上初中的第二年,家里的生活突然变好了,因为土地承包了,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改革开放。家里的粮食突然多了起来,先是玉米面窝头代替了高粱窝头,后来,就是白面馒头代替了玉米面窝头。那个时候,每逢放假回家,我最喜欢做的事依然是做饭的时候拉风箱,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嗅到更丰富的饭菜香味了,这时候不是饿,而是馋,炒菜的香味,炖肉的香味,烙饼的香味,焖饼的香味,等等。

    后来,上了大学,暑假回家,忽然发现,想拉风箱不容易了,因为那个时候,一日三餐开始在炉子上做饭了,那个时候,蜂窝煤炉子普及了,家家户户一年四季不再烧大锅。当然,有时候,也偶然用一次,那是人多的时候。当然,只要我赶上,我还是第一抢着去拉风箱,这个时候,想嗅的是那种喜气洋洋、一家团聚的香味,一口大锅,热气腾腾,十分的温馨。再到后来,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因为一家团聚,亲朋团聚都是饭店里见了,不用做饭,在享受美味中尽情谈论自己的故事,让亲情、友情尽情挥洒,其乐融融。

    今天,我们已经悄然进入电器时代、燃气时代,再也用不着风箱了。风箱已经成为古董,风箱的故事已经成为传说。但是,风箱的歌声依然在我脑中回荡,因为那是一段难忘的历史,因为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让我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热爱今天,更加懂得改革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的重要意义。

    虽然现在已经不用风箱,但是,我依然保留着它的位置,因为每每见到他,我依然会嗅到那迷人的香。风箱风箱,风中吹来那迷人的香,这是昨天的饭菜香,这是今天的改革香。(殷建光)

  • 2017/10/09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改革•印记 | 悠悠运河水 千年不逝情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是最根深蒂固的。无论到了哪里,过了多少年,都不会忘记家乡的运河,甚至一草一木。

    记得儿时的大运河,是我年少时的天堂。那是一幅优美的风景,像一条银白的绸带,从村边款款流去。春天,河水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见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玩,水面上浮着嫩绿的水草,微风吹来,它们翩翩起舞,美极了。夏天,岸边的树木枝叶茂密,小伙伴们来到运河边,一个个光着腚“扑通扑通”地跃入水中,清澈的水面上,瞬间便会打着一圈圈水花儿。到了秋天,柳叶飘落;菊花开了,有金黄的、雪白的……映在河里,绚烂无比。冬天到了,河面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小伙伴们穿得厚厚的去滑冰,好不惬意。那段时光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渐渐长大后,我知道了身边的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她与万里长城一样,被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工程之一,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

    “两岸多停沽客舟,帆樯影里酒家楼。橹声摇曳喧前渡,灯火高低照乱流。”这是大运河昔日的繁华景象。帆樯如林,往来如梭。傍晚时分,大批船只渐渐停泊靠岸,长堤上下,摊贩叫卖声,船工号子声,不绝于耳;入夜,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一番水上闹市的景象。不息的运河湍流,形成了独特的运河经济。印象中,自上世纪90年代初,大运河逐渐断流,宽阔的水面变得一如潺潺小溪,继而慢慢干涸。大运河静静地躺在那里,任凭她哺育过的人们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然而运河在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她知道自己是条千年的古河,负重和宠辱已让她波澜不惊。

    大运河是沿岸人民的母亲河,大运河的子孙都铭记着她带给我们的生机和福气。于是,常常思念着昔日之水、生命之水,期盼着运河的复苏,让流水来唤起两岸民众的深深情感。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河北段全长530公里,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五市。大运河成功申遗,河北省南运河沧州—衡水段、连镇谢家坝、华家口夯土险工“两点一段”列入其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文化工程,也是精神工程、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通过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擦亮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文化符号,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深度交融的桥梁,为河北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动能。

    行走在大运河上,治理后的沧州市南运河,既充分延续了运河历史文脉,又与绿化亮化等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地绿水清、水城共融、和谐宜居的城市画卷,使得这里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运河两岸呈现出水城共融、人水相亲的和谐景象。阜城县码头镇,为恢复古运河码头风光,再现北方风情,在运河的古村落——魏圈村建成运河记忆博物馆,这是国内首个以运河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村级博物馆,再现了运河文化及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故城县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推进文物保护、景区开发、生态建设等工作,使故城县京杭运河沿岸重新焕发生机……

    一条河,经历千年的时光,早已有了圣洁的魂。汤汤运河之水,滋养着沿河的林木田园、城镇乡村;悠悠运河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浓浓情感。如今这条现代之河,正在流淌出浩浩汤汤的大运河文化带,造福两岸民众。这条曾给沿线人民带来活力的母亲河,正在重现她曾经的美丽。

  • 2017/10/09

    长城网

    【改革·印记】“小空间”铸就创业就业“大平台”

    近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与省人社厅联合举行“河北省就业创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从会上获悉,河北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就业创业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选择更为自由,从上世纪的国家包分配,到双向择业,再到如今的创业平台搭建,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空间更大了。不过,很多大学生囿于固有思维,喜欢到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工作,而对于到城乡基层单位、小微企业就业却颇有顾虑。这不利于基层单位、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河北省结合当前就业环境,出台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小微企业就业,实属因势利导之举。

    大平台、大空间固然是条捷径,但是微平台、小空间在很多时候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当前的基层单位,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当前的小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需要更多有长远眼光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共同奋斗。坚定自己的信念,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才是青春应有的姿态。

    每年9月至11月,都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期,而河北省适时搭建高校毕业生与城乡基层、小微企业的沟通平台,就是为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河北省提出将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实名制管理服务,依托基层就业服务平台,逐一开展就业创业帮扶,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职务晋升、专业发展空间,提高待遇保障水平,完善顺畅流动机制。可以说,对大学生而言,到基层工作,有了畅通上升通道,有了发展的平台,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无青春不奋斗。”青春年华,我们究竟该如何度过?是选择随大流跟风,还是选择到更需要自己的地方,更能够展现自己才华的地方去实现创业就业理想?这是每个初入职场的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的城乡基层、小微企业虽是小空间,但是更需要人才,更能锻炼人才,也可以为创业就业铸就大平台。(梅子缙)

  • 2017/10/09

    长城网

    【改革·印记】河北转型对接京津

    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是为了更好促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当今中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铸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但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说,河北经济,曾经就有人用“傻大黑粗”四个字来形容。

    河北经济发展,与“北上广”比,没有技术优势;与先进地区比,没有资金优势。但是,河北有一个别人并不具备的优势,就是离京津近的优势,也就是占有“地利”上的优势;京津的经济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各类人才齐备的优势。这是河北经济转型可以依托对接的优势;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风生水起,河北经济转型,要“乘势而上”,与京津对接。

    有人说:京津冀经济对接,从最初的协同发展,走到今天的协同创新,展现出京津冀合作更具优势,更显活力,更有前景。协同发展与协同创新,有着质的飞跃。协同发展,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而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各独立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这样的协同创新,一定会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走京津冀经济对接之路,是河北经济转型的一条“快车道”,也是一条唯一正确的路径。把自己的地理优势,嫁接到京津科技、各类人才齐备的优势上,就是为实现河北“弯道超车”按上“车之四轮”,插上一双翅膀。与京津实现对接,是“协同”的本意。《现代汉语词典》上讲,“协”是一个会意字:十,表示众多,办表示同力,合起来就是众人同心同力。只有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实现技术上“对接”;也只有技术上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使协同创新尽快结出一批高科技含量新成果,使“京津冀一体化”释放出更大更多潜力。

    有数据显示,2016年,河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过钢铁工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全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0%,超过钢铁工业0.5个百分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把握与京津对接的结果,也是实现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的动力。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目前,对河北来说,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正处于雄安新区建设的初始时期;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随着各类人才对雄安新区的关注,河北恰逢新动能加快成长以及河北加快转型升级最好时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新动能对河北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必将在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创新提升路上发挥更大支撑作用。

    有人认为:传统优势产业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笔巨大财富。“傻大黑粗”也并不是全无是处,如果能实现与京津优势对接,在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上面做文章,不但能有效消化原材料、降低物流费用、增加经济效益,也能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做足科技转型文章,是转型升级的一条捷径;没有技术优势,没有“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方向,转型不可能成功。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这在河北经济转型过程,必须要好好把握。(唐剑锋)

  • 2017/10/09

    长城网

    【改革·印记】创城就要创出“素质‘杠杠的’”的人

    23天展期,参观人数超过20万人次……今年唐山南湖首届华北风筝风车节落下帷幕时,负责布展的工作人员收获惊喜——80万只纸质风车无一丢失,无一损坏。工作人员们由衷赞叹:“唐山人,素质‘杠杠的’!”(9月27日《河北日报》)

    工作人员的由衷赞叹让人惊叹,让市民收获美德、唐山收获美誉的,正是文明城市创建,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就要创出“素质‘杠杠的’”的人。创建文明城市是让城市美丽,让生活精彩,更是让人更美,让人的素质提升,成为城市的第一名片。

    创出“素质‘杠杠的’”的人,要建设“杠杠”的美丽环境。环境育人,好的环境能够给人好心情,能够对人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给群众创造一个美丽的环境,用美丽的环境滋养人的素质。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唐山市着手对老旧小区进行完善提升,实行准物业管理,彻底清除私搭乱建,唐山市还大力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和文化型社区建设。这些环境建设从生活环境到人文环境,把人们心中的“老大难”“堵心事”变成“老容易”“舒心事”,让人们爽心悦目,心情舒畅,必然昂扬起人们爱护环境,关爱社会的激情,必然利于孕育人们崇德向善的美好情怀。美丽环境孕育美丽人,谁也不会给环境添堵,谁都愿意为环境锦上添花。杠杠的美丽环境必然孕育出杠杠的人的素质。

    创出“素质‘杠杠的’”的人,要打造“杠杠”的服务机制。好心情是从好服务中来的,好服务能够引领人们的好素质。一个城市人的素质就是一个城市服务质量的缩影。“以前提取住房公积金,不仅要到北新道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而且还要去新华道的银行,陆陆续续办一周,很麻烦。现在只需要到唐山市民服务中心来办,一个窗口就把手续办好了。”市民许泽生说。市民享受服务不再跑断腿了,心情当然舒畅了。唐山市民服务中心由原唐山世园会综合展示中心改造而成,今年1月22日正式投入运行,进驻部门(单位)42个,是集行政审批、阳光政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服务机制杠杠的,服务质量杠杠的,必然滋养人的素质杠杠的,这就是涟漪效应,这是社会治理的真谛,好的服务必然导致人的素质更好。

    创出“素质‘杠杠的’”的人,要树起“杠杠”的榜样引领。环境育人,服务养人,这都是让人的素质“杠杠”的基础,不过,光基础还不够,还需要榜样引领,给群众树立起身边的榜样和标杆。作为全国第一条记录普通百姓模范事迹的“平民星光大道”,是唐山百姓学身边好人、做点滴好事的范本。唐山“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开展28年来,3300件好人好事上榜。身边的榜样最有力量,生活中的标杆能够有效引领。唐山的榜样引领工作杠杠的,必然引领出杠杠的好人群体,好人队伍,好人城市。

    创城就要创出“素质‘杠杠的’”的人,这是创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的素质杠杠了,城市的发展才能杠杠的,城市的幸福指数才能杠杠的,城市的文明程度才能杠杠的。(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