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二线城市靠什么“抢人”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汪金友 2017-07-11 09:01:5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汪金友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的毕业季,将有750万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因为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收紧户口指标,以武汉、西安、长沙为代表的一批二线城市,为了留住和吸引大学生,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被称为二线城市“开价抢人”。为此,该报还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了一项调查。

  在1024个受访者中,表示二线城市会吸引自己去那里就业的,占75.3%;表示不会去的,占9.2%;表示很难说的,占15.5%。在问及“你觉得二线城市抢人才,能不能抢得过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时,45.5%的人认为抢得过,26.7的人认为抢不过,27.8的人认为很难说。而对于“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哪个城市就业,主要出于什么考量”一项中,48%的人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机会,22.3%的人是考虑户口和住房,29.7的人是考虑相关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环境。(7月8日《新京报》)

  这个“抢”字,可能用得有些夸张。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高校培育了大批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再加上各行各业在工作实践中的培养,现在的各类人才,已经遍地都是,多如牛毛。再不像30年前那样,引进一个本科生,就给落一个户口;引进一个硕士生,就给分一套住房。所以在一线城市人才相对拥挤的时候,一些大学生开始考虑到二线城市就业,或者向二线城市流动,都在情理之中。

  无论哪个地方,自己跟自己比,人才的拥有量,都有大幅度的上升。但如果二线城市跟一线城市比,三线城市跟二线城市比,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距,或者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这也是一个瓶颈,直接制约了很多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同一天的《新京报》,还刊发了制订《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消息。其中有一组数据显示,北京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是天津的1.5倍,河北的1.7倍。其中,北京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是天津的3倍,河北的6.5倍。

  实现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目标,就是要打破这种“恋京情结”。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副教授说,人才流动的关键,在于公共服务资源“跟着走”。要让高端人才流动起来,必须解决子女就学、收入落差、房价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在京津冀人才一体化规划的具体任务中,也明确提出,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走到哪里,公众服务就跟到哪里。

  报道中说,为了吸引新毕业的大学生,一些二线城市已经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送户口、送房租、提高工资待遇等。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只是不知道这些优惠政策,能有多大力度。少了,没有吸引力;多了,用人单位难以承受。

  从这份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48%的被调查者,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发展机会。这意味着,除了户口、房子等硬件外,还需在培育就业创业的软环境上下功夫。比如自由流动的机会、未来发展的空间、平等竞争的环境、智力开发的政策、社会治安的状况、交通和文化的设施等。

  人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人才是城市进步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频频发力,这是城市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但我们也必须注意,把人才吸引过来,只是“第一步”。而只有把人才留下来,并发挥相应的作用,才算成功。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增加城市的魅力,让各种人才“不请自来”,扎根不走。

关键词:二线城市,人才,就业创业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