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河北这五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获得感落地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魏金改 2017-07-10 09:41:1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5年来,河北省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实现了城乡人口结构的历史转变。全省城镇人口从2012年的3390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3983万人,净增长593万人。2016年,河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32%。(7月6日《河北日报》)

  新型城镇化,让农民进得来。安徽的刘利民3年前来到沧州任丘工作。去年2月,户籍仍在老家的他在任丘办理了居住登记,半年后拿到了居住证。一张薄薄的居住证,让远方的农民成了河北的市民。曾经一纸户籍将农村人和城市人人为割裂开来,分别打上“农”和“非农”的标签。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大量且迅速的人口流动。随着农民工进城,越来越多手持农业户口的人在城市工作、生活。“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高高的户籍壁垒和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将他们牢牢地阻挡在城门之外。河北为让更多农民进得来,出台居住证实施办法,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受义务教育等八大基本公共服务和居住地参加高考等八项便利。

  新型城镇化,让农民留得住。来自张北农村的白根生通过几年打拼,不仅在石家庄开了一家小超市,还买了一套房,儿子的户口也迁到了石家庄市,并顺利就近读了小学。有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才能在城市安家立业。良好的经商环境、稳定的就业基础、不算太高的房价,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受益者。从2012年到2016年,593万农村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来到城镇。为让更多农民留得住,河北把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像白根生、刘利民一样,正有更多人带着新梦想,在城镇开启新生活。

  新型城镇化,让农民过得好。河北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核心,“新”在人的城镇化。“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过。人是城市的主体,人的城镇化,就是尊重人的生活、尊重人的发展、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的城镇化。“春潮行动”“星火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河北一系列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成为农民工提升技能的“及时雨”。农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逐步扩大,社保全覆盖;随迁子女可在当地参加高考;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有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一座以人为尺度的城市,一座能像母亲般养育生命、培育爱的城市,才有可能创造发展的奇迹,让每一个来这里打拼的人有“家”的温暖。

  新型城镇化,让百姓获得感稳稳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推进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逐步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生态宜居城市,让老百姓生活得更美好,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5年来,河北大刀阔斧改革,不仅降低落户门槛,还扫除进城障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新市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产城教一体化推进,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县城集中、土地经营权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首次跨越50%。2016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达398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32%,实现了城乡人口结构的历史转变。

  聚人气,添动力。河北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秉承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的理念,瞄准问题,加速补齐短板,进一步把宜居度作为衡量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突出健全菜市场、停车场、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配套设施,建设智能化、人性化、便民化的新型社区和现代化、科技化、低碳化的新型经济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关键词:河北这五年,新型城镇化,百姓获得感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