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投放一天就被“下架”,你怎么看?
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等公共区域。可是6月23日,记者来到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地铁站,竟然已经找不到一把共享雨伞。是被市民借光了吗?经过采访得知,原来地铁站的共享雨伞是被城管执法人员收走了。 江德斌:共享雨伞就是如此,虽然其有占用公共设施、违反市容条例等情况,但满足了部分市民的租借雨伞需求,为市民提供了便利服务,显然共享雨伞不仅有经营性,也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那么,在对市容影响不大、占用公共设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否给共享雨伞开辟一块空间,给其一个发展的机会,还是很值得考虑的,可能未来也会从中产生新的行业巨头,亦未可知啊。 伍文胥:共享经济,区别于现有经济模式,该如何有效监管和规范共享经济秩序,的确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对于共享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固然不能抱着因噎废食的态度,但也需全面、深刻、深入的研究,看清其本质、掌握其规律、发现其隐忧,出台适应当前及未来共享经济发展需要的法规制度;将共享经济纳入法治监管体系下,规范共享经济运行,为共享经济又好又快成长提供健康的完善的法治环境。 史俊逸:俗话讲,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共享产品的企业想要发展壮大,除了本身具有十分强大的市场生存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规章制度,即便可能会因审批权限、管理权限等问题影响到市场投放进度,但是可以与政府部门多商讨,在规则范围内分步推进,比如可以先试运行,然后在政府引导下完善更多公共投放区,再逐步铺开推进,或许这样更能行稳致远,达到企业、市场、政府、群众多方共惠共赢的局面。 |
关键词:共享雨伞,杭州,城管 |
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