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正向我们走来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全面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发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动员令”,三地共同迎来协同发展的春天。 3年,1090多天,在历史长河里,只是一瞬间。三年来,河北省主动作为,与京、津同心携手,在京畿大地全面展开协同发展大战略,取得了可喜成绩。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稳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在形成……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实现共振、寻求共赢,三省市从地相接到人相亲,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改革呈现人熟、事畅、心齐的新气象。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三年来,京津冀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疏解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河北突出各地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精准确定功能分区,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让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商户在承接平台扎根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约引进北京商户23140户。 交通是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生态环境保护是协同发展的底线,产业升级转移是协同发展的主攻方向。三年来,交通、产业、生态三大领域“率先突破”。打通了12条“断头路”“瓶颈路”,共计1400余公里,津保城际、张唐铁路等建成通车,京张、石济、京沈高铁等建设加快推进,机场、港口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加强与京津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和生态共建共管共享,加快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建设、白洋淀和衡水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承接京津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转移,引进京津项目12716个,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河北。 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要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以弥合发展差距、贯通产业链条、重组区域资源。三年来,与京津共建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在协同创新上不断迈出新步伐,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培育新动能,与京津共建了科技产业园区55个、产业技术联盟65家、各类众创空间200余家,引进京津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 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一种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建立,京津冀发展整体性增强。三年来,投资一体化,京津冀跨区域组建了一批市场主体,除了津冀港口实现“联姻”外,三地还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交易一体化,北京与承德开展跨区域碳排放交易试点;京津冀技术交易河北中心加快建设,石家庄科技大市场与京津实现了信息共享、实时发布和标准统一;运营一体化,河北与京津联合开通了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河北机场管理集团纳入首都机场集团管理。京津冀之间的资本、技术、产权等要素正逐渐实现自由流动。 大潮奔涌逐浪高,风帆正劲劈波行。凝眸三年答卷,有浓墨重彩,有激情澎湃。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三省市共同受益、一体化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根本大计,也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推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之举。只要我们更加自觉地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长期的战略思想来贯彻,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实施,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边建军) |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三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