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e观沧海]“六问”去产能:在阵痛中寻求突围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凤敏 2016-12-20 13:38:2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初步成效。在去产能方面,全年钢铁4500万吨、煤炭2.5亿吨的去产能目标任务,都已提前超额完成。”(2016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

  一问:什么是去产能?简单地说,去产能就是疏解过剩产能。2012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约束等影响,我国煤炭、钢铁需求不断放缓,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严重的产能过剩使产品价格不断下跌,企业利润大减,特别是煤炭、钢铁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煤炭行业人士说,“卖一吨煤的利润买不到一瓶饮料”,钢铁行业人士说,“钢材卖出了白菜价”。

  痛定思痛,当断则断。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战略,形成了“三去一降一补”的重大部署,去产能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而首当其冲的是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与钢铁行业。今年年初,国务院明确要求,从2016年开始,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从今年起3至5年内,将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至此,去产能的大幕正式拉开。河北作为钢铁生产大省,坚决落实中央部署,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果断展开行动。

  二问:为什么要去产能?因为产能严重过剩。目前,我国钢铁、煤炭等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能接近或者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大多数传统制造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使得一些企业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甚至是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正所谓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占据着大量土地、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等各类社会资源,造成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社会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降低,如果不去产能,就会造成闲置资产的巨大浪费。客观地讲,去产能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儿,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打好的关键一仗,如果今天不能“壮士断腕”,就会错过宝贵的“窗口期”,而明天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危机。就河北而言,近五年关闭钢铁产能近亿吨,几近包揽全国任务,2015年全国淘汰的钢铁产能过半集中在河北,而且2016、2017这两年淘汰钢铁产能的任务是过去五年的近两倍,这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硬任务,不容丝毫懈怠。

  三问:为什么有的地方和企业去产能动作迟缓?因为抱有幻想。过剩产能的退出,必然伴随着类似“倾倒牛奶”的巨大社会财富浪费,没有哪家企业愿意付出这样的巨大成本,而是对中国经济V型反弹总在抱有幻想,认为中国产能过剩只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问题,由于经济周期暂时陷入低潮,只要熬过一段时间,需求还会自动恢复。于是,总是幻想着市场环境会慢慢好转起来,幻想着政府会出手相助,幻想着别的企业一旦扛不住就会提前退出,所以,任凭政府扯着嗓子吆喝“去产能”,有的企业暗暗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就是无动于衷。殊不知,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内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而去产能则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四问:为什么有的企业“死灰复燃”?因为利益诱惑。今年下半年以来,钢铁、煤炭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出现价格上涨势头,一些相关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继续扩大生产,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一些钢铁、煤炭企业恢复生产暗开“绿灯”,以期换得经济总量的增长。本来,企业以市场导向生产无可厚非,但在国内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这种不顾后果的复产行为,无异于“火中取栗”,无异于“好了伤疤忘了疼”,最终只会加重本就严重过剩的产能。为此,去产能必须摆脱短期利益诱惑,决不能因市场的短期回暖动摇决心、放慢节奏、减弱力度。作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河北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战略定力,统筹施策打好“组合拳”,省政府与有关市签订“军令状”,严控新增产能和已封停设备复产,组织开展去产能集中行动,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舍我其谁的魄力,采取过硬措施压减过剩产能。截止10月底,全省压减炼铁产能1589万吨、炼钢产能1405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不可否认,受今年钢铁价格大幅反弹的影响,市场自身形成的去产能压力有所减弱,一些钢铁企业开始拼命生产,甚至刺激到去年一些停产企业想“死灰复燃”,而且进入四季度以后,煤价阶段性上涨也动摇企业去产能的决心,无不加大了去产能的难度。

  五问:为什么有的地方顶风违规新建钢铁产能?因为心存侥幸。1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年底验收,即时监测、严格把关,对落后产能必须坚决淘汰,不得搞等量置换,确保产能真去真退。特别是针对发现的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未批先建边批边建钢铁项目、江苏新沂小钢厂生产销售“地条钢”等顶风违法违规、严重干扰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问题,国务院决定派出调查组予以严肃查处,对相关责任人严厉追责问责,决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12月1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对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相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的通报》,也为各地去产能敲响了警钟。痛定思痛,我们要汲取深刻教训,认清安丰公司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问题的严重性,坚决消除侥幸心理,坚决完成钢铁去产能任务。

  六问:去产能会不会加剧失业而带来新一轮下岗潮?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不仅牵涉企业的核心利益与长远发展,也关乎千万职工以及他们家庭的生计和命运。职工安置工作是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环节,而化解过剩产能又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头戏。一直以来,很多企业职工都有诸多担心和忧虑:去产能会不会加剧失业?会不会带来新一轮下岗潮?这是去产能必须稳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能否妥善解决很好职工安置与分流,直接关系着去产能全局的成败,关系着职工切身利益,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事实上,“去产能”代表着企业破产关停或兼并重组,这一过程中失业下岗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央已经明确表态加大财税支持,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扶持政策将很大程度帮助失业人员,化解失业人群的担忧。在职工安置过程中,企业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充分挖掘职工分流安置渠道,用好用足已经明确的政策。对分流到社会的职工,政府要提供社会保障,及时进行就业培训,对那些就业确实困难、难以通过市场找到就业岗位的,要开发公益岗位,体现社会政策兜底的功能,真正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保障,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更有效率地充分涌动。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凡事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任何的客观规律都是按其特有的轨道运行,而去产能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必须跨过的坎、必须闯过的关,最终目标是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安全生产问题多的落后产能,企业和行业转型升级,绝不能让落后产能逆袭,“落后”的产能真正“去”掉。去产能,是一个刮骨疗毒的调整过程,注定要伤及企业筋骨,带来必然的阵痛,但谁去得快、去得彻底,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赢得先机。

关键词:去产能,阵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