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时评 >> 点评河北

让每个家庭都带上文明的“DNA”

长城网 作者:高妙楠 2016-12-16 08:26: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文明闪耀光芒,家风汇聚国风。12月13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在石家庄会见了从北京载誉归来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我省获奖代表。省委副书记李干杰,省委常委、秘书长商黎光参加会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向利主持会见活动。(12月14日《河北日报》)

  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曾经说过:“家庭是文明的核心”。每一个家庭都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小细胞”,是建设社会组织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更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助跑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小家”的文明,换来的便是中国这个“大家”的和谐。

  河北省获奖的13个家庭,各自有着不同的感人事迹,他们的行为是每一个家庭的榜样,是他们让崇德向善在河北大地蔚然成风。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或是大学教授、或是养老院院长;他们有着不同的经济状况,有收入丰厚的公司监事会主席,也有经济状况较差的普通农民。他们都是平凡的家庭,却在平凡中彰显着伟大。李保国和妻子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这是一种“爱”;林秀贞与丈夫共同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抚养20名孩子,这是一种“善”;张洪瑞诚信经营企业,全家向社会共捐资1000多万,这是一种“诚”;马红在前夫去世后,带着公婆出嫁,与丈夫共同赡养着6位老人,这是一种“孝”。他们在点滴的小事中弘扬着真善美,传承着好家风,塑造了好家魂。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父母爱孩子,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但仅仅爱是不够的,能给孩子留下什么,让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更重要。因此,建设文明家庭要注重家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古有“孟母三迁”为择邻、有“岳母刻字”教儿子精忠报国,有抗日英雄吉鸿昌给儿子留下“做官即不许发财”的遗训,孟子成了千古思想大家、岳飞成了忠君爱国的典范。好的家教不是溺爱,而是教孩子做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有情感、有血肉、积极向上的快乐的人。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要注重家风,有好家风才能涵养社会好风气。河北省气象台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郭迎春的家庭是一个有着17口人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始终秉承着“孝为先、和为贵、学为高、勤为本”的家风和家训,正是在家风的涵养下,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才会有所作为。当然,党员干部更是要带头传承好家风。习总书记曾经说过:“身边人害我们这些为官者的不在少数,被老婆‘拉下水’、被孩子‘拉下水’、被身边秘书和其他身边人如七大姑八大姨‘拉下水’”,作为拥有公权的公职人员,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党员干部仅仅管好自己还是不够的,要从涵养好家风做起,管好自己身边的人,把好家风贯穿到家庭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到从政做人的方方面面。

  “文明闪耀光芒,家风汇聚国风”。表彰文明家庭是对文明家庭的奖励,也是对千千万万个家庭的鞭策。以文明家庭为榜样,重家教,树家风,让每个家庭都带上文明的“DNA”,让文明从每一个家庭中“启航”!(高妙楠)

来源: 长城网

关键词:文明家庭,家风,河北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