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e观沧海]弘扬塞罕坝精神是践行中国梦的体现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陶冰峰 2016-12-09 14:52: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塞罕坝位于河北最北部,在我国的辽、金时期,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作为皇帝狩猎之所。然而自清末以来,随着森林植被的破坏,又遭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砍伐,曾经水草丰沛、树林茂密、禽兽繁集的景色荡然无存。到解放初期,塞罕坝已退化成满目荒凉的高原沙丘,昔日的生机勃勃也变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凋敝。

  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专家断言:呈扇形围聚在北京北部的十大沙地如不加治理,不出五十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城下。为改变京、津地区风沙危害,中央于1962年2月决定建设塞罕坝林场。在国家号召下,塞罕坝的荒原秃岭上,迅速集结了来自全国18个省市、146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大中专毕业生,共三百余人的造林大军,开始向茫茫荒漠挺进。

  时过境迁,经过54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荒凉的塞罕坝又迎来了久违的生机。如今的塞罕坝已拥有万顷林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加上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使这片黄沙遮掩飞鸟无栖的绝域变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2007年,塞罕坝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塞罕坝人用他们的青春与汗水,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与奇迹,也铸就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伟大精神——塞罕坝精神。

  什么是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爱岗敬业精神。扎根荒漠半个多世纪,在最低气温零下43度的高寒地区改造自然,成功建造出森林总面积117万亩、资源价值超过153亿元的世界上最大人工林,为华北地区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这无疑是对爱岗敬业精神最好的诠释。

  塞罕坝精神是艰苦创业精神。在高寒地区艰苦工作,与土地沙漠化顽强抗争,五十多年来不忘初心,久而弥坚,脚踏实地,努力探索,让满目荒凉的沙丘从无到有,成功创造了一片绿色财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塞罕坝精神是绿色发展精神。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对环境的恶意破坏上。塞罕坝人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将沙漠化的塞罕坝建设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环境改善的同时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对绿色发展最好的践行。

  塞罕坝精神正是践行中国梦的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努力,长期奋斗。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绿色发展,中国梦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