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小切口”打开京津冀发展“大局面”
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京津冀三地将研究统一的区域性转诊制度和就诊预约渠道,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探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和检查检验中心。此外,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部分品种联合采购,推动三地药械信息互联互通。(12月7日《京华时报》) 规划再好,不落实就是“假把式”,如何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落实,不仅考量政策的合理性,更考量政策落实者的决策力、执行力以及担当精神。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能否获利,就是对政策和规划的最好的检验。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的协调联动,也是三地群众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的大事,如何能将三地的各自突出、优秀的资源进行集中整合、统一规划,为三地群众带来福利,最是值得思考,也最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优势和一体化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后,医疗成为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先行者”,发挥地缘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诊患者中,69%是北京本地病人,31%是外地患者,而外地患者中来自河北的最多,每年就超过820万。”而三地医疗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减轻了百姓就医负担。在京津地区的优势医疗资源不断输出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扩大京津冀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还能够解决京津冀三地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 新制定的《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7年)》,更是让梦想照进了现实。探索统一的区域性转诊制度和就诊预约渠道,推进检查结果互认,探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和检查检验中心等等,不仅方便了群众,也节约了大量医保基金。在推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的作用也会发挥的淋漓尽致,探索三地卫生计生业务应用互联,推进医疗卫生大数据共享共用,赋予了现代医疗更为丰富的内涵。 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的协同发展给京津冀一体化打造了“样板”,让京津冀发展窥到了合作共赢的奥秘。随着协同发展的推进,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之下,京津冀三地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定位,相互支撑,打造资源共享,“三足鼎立”的局面;另一方面,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增强三地群众福利当成第一要务,消除各种发展壁垒,清除政策限制,才能让创新有的放矢,让资源有效循环,让地区发展更具活力。(孔令晶) |
关键词:医疗,京津冀发展,协调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