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让“网”声嘹亮、惠及全民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印发了《网络扶贫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五大工程。其中,网络覆盖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首,将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发展作为优先行动。同时,《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加大对贫困县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优先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网络覆盖工程,带动农村及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水平提升让互联网红利逐步惠及全民。 如何让互联网红利惠及全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农村及偏远地区“没有网、上不起网、不会上网、不愿上网、不敢上网”等一系列问题,切实满足农村及偏远地区人口不同层次的上网需求。 一、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没有网”的问题 根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1.7%,农村网民规模为1.91亿,仍有约4亿农村人口尚未触网,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较大。《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快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发展,此举对缩小城乡地区数字鸿沟意义重大。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可逐步推进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带动民间资本积极投入,探索应用高空气球、无人机等创新接入技术,为未覆盖网络地区提供接入服务,推进网络进村入户。 图1 2014.6—2016.6中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 二、降低网络资费及上网设备成本,解决“上不起网”的问题 一方面,鼓励电信运营商针对贫困地区退出优惠资费套餐,精准减免见面贫困户的网络通信资费,比如采用定向税收返还、网络实名制免费试用等方式,鼓励农村非网民触网。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合理规范采用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定制研发简单易用、控制成本的手机及其他终端设备,同时尝试为贫困人口提供上网设备购置补贴,进一步降低农村非网民上网成本。 三、开展网络培训、扫清语言障碍,解决“不会上网”的问题 根据CNNIC调查显示,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主要是“不懂电脑/网络”,比例为68.0%,加强网络知识普及、开展网络应用培训是促使互联网惠及全民的重要举措。建议在农村地区建立简易实用的上网场馆,或向贫困地区提供免费上网设备,发挥农村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的带动作用。《行动计划》中指出推动民族语言语音、视频技术研发,加快研发维语、藏语分词系统和维汉、藏汉翻译系统,消除少数民族群众使用移动终端和信息服务的语言障碍,打破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网络覆盖的使用壁垒。 图2农村非网民不上网原因 四、大力发展契合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实际的互联网应用,解决“不愿上网”的问题 根据CNNIC调查显示,目前常用的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订、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应用多契合城镇人口需求,距离贫困人口实际需求较远,导致城乡网民使用率差异较大。即使是城乡使用率差异较小的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娱乐类应用,贫困人口与城镇人口对内容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鼓励贫困人口的上网意愿,应该开发契合贫困人口生活实际、接地气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比如根据区位优势开展各类网络零售、土特产交易等特色项目,让互联网能够为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带来真正实惠。正如《行动计划》中提到的,组织开发适合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APP,涵盖社交、商务、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 表1 2015年农村网民网络应用使用率与城镇对比(部分) 五、加强贫困地区网络安全保障,解决“不敢上网”的问题 根据CNNIC调查显示,农村网民与城镇网民一样,也会遭遇电脑手机中毒、账号密码被盗、网上消费欺诈等网络安全问题,且比例只略低于城镇网民。由于农村网民担心使用互联网会带来金融资产丢失、隐私信息泄露,再加上网络意识落后,导致他们不敢上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行动计划》中提出组织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科技特派员、西部计划志愿者指导贫困地区家庭安全上网,对加强贫困地区网络安全管理、规避网络风险、维护网络秩序意义重大。 图3城乡网民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比例 综上所述,实施贫困地区网络覆盖工程,解决贫困人口“没有网、上不起网、不会上网、不愿上网、不敢上网”系列问题,不止是网络扶贫的重要举措,更是让互联网红利惠及全民的攻坚之作。 |
关键词:实施,惠及,全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