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重在扶心气
10月17日,是国际消贫日,也是我国自2014年起,设立的国家扶贫日。设立"扶贫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制度安排。今年的国家扶贫日期间,全国各级各地都有推进扶贫攻坚、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出台,也有关于脱贫取得显著成效的报道展示,以及进一步推动扶贫脱贫的评论,营造了浓厚、良好的舆论氛围。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来讲,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作为内因的贫困群众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最根本的,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所有推动脱贫的努力,都属于外因,都需要通过激发贫困群众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发挥作用。 所以,扶贫重在扶心气。把贫困群众当事人脱贫致富的心气,调动起来,提起来!以前所说的扶贫重在扶志,也是同样的道理,关键是激发贫困群众当事人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志气。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广大城乡的角角落落的形势下,一般来说,只要当事人有基本的劳动能力,愿意付出劳动,就有机会获得收入。捡废品收废品去卖,会有收入;条件适合的地方的群众,发展农家乐,收入更好;优质林果种植等,收入也很可观。现在农村的劳动力也很短缺,劳动用工的工资也在提高。农忙的时节,为别的农户摘棉花、套梨袋、疏花疏果、水果套袋装箱,等等,都会有收入,农闲的时节,为农户盖房、装修,等等,也能获得收入。现在农村的电商也在迅速发展,只要有基本的劳动能力,就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加入农村电商的链条,从中获得收入,最终实现脱贫。 也有的乡亲就近到超市、加油站、饭店、工业企业等上班,当门卫、当收银员,等等,通常都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所以,关键是要引导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戒除懒散、戒除游手好闲、戒除得过且过、戒除等靠要的观念。 一则报道所展示的场景,令人心寒:三三两两闲坐、闲遛的村民,在纷纷议论,各界因为村里一位“感动”人物的感人事迹而捐给村里的扶贫款,是不是被这位“感动”人物贪污了? 游手好闲的空谈、眼气、猜忌,终究不是脱贫致富之道。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乡亲们能不能长点志气、提起心气,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去脱贫!去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而这样的场景,在各地也不是凤毛麟角。我们从下乡中、从各种媒体中,不难看到一些人整天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下棋(以及众多人围观)的场面。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国家一直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游手好闲、抱守贫穷也应该被视为一种羞耻。这样的导向也需要树立起来。 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一个个驻村工作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有针对性地为村里的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培育、引进、对接了很好的项目,能够吸纳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参与进来,从中获得收入,改善生活。对于这些送上门的“馅饼”,贫困群众当事人决不能做扶不起的阿斗,应该倍加珍惜,积极加入进来,使自己的日子好起来,使自己的形象在乡亲们中间好起来。(中国红) |
关键词:扶贫,驻村工作组,市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