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不“脱贫”,说什么都白扯
扶贫先扶志,要积极帮助贫困群体克服等、靠、要思想。在贫困地区,由于劳动边际收益相对低下,往往会催生个人产生生产上的惰性。要帮助贫困群众树立“劳动创造财富”的意识,通过社会上劳动致富的案例,帮助他们认识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同时,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支持、先进带后进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有脱贫致富的技艺和底气。(2016年10月14日《经济日报》)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积极帮助贫困群众找“穷根”、想出路,实施多元化、多渠道精准扶贫,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易地移民搬迁等扶贫领域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教育扶贫等公共服务水平,一大批贫困村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在看到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多为自然生态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落后、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腐固化、少数扶贫干部思想消极应付等,成为脱贫攻坚中的沉疴痼疾,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思想上不“脱贫”,说什么都是白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脱贫攻坚最根本的是“扶人”,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先“脱贫”。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最终脱贫是要靠他们的双手去劳动去争取的。俗话说,身贫好扶,心贫难治。一些贫困群众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有的是“穷”惯了,认为扶贫就是给点钱物,或者给个低保待遇,凡事都理所当然地等着救济赞助;有的是“懒”惯了,整天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成了扶贫的看客,似乎脱贫攻坚事不关己,更有甚者把送去的扶贫物资、资金竟胡乱挥霍了;有的是“赖”惯了,另辟蹊径天天跑政府上访,以各种理由耍赖要钱,一旦得逞还要四处炫耀;有的是“怕”惯了,害怕发展脱贫产业失败,不敢尝试,等等。实际上,这种思想上的“贫困”,比物质贫困更为可怕,直接导致依靠自身脱贫的内动力不足,严重延缓乃至阻碍脱贫攻坚进程。 脱贫攻坚不是一时之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打持久战,每一个扶贫干部都肩负着结对帮扶的重大使命,本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看实情、听实话、看真贫,帮着贫困群众出点子、跑路子,然而部分扶贫干部思想上却是消极应对、被动接受,为求政绩而流于形式。据报道,今年4月云南省实施《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凡是不胜任、不干事、不作为、不尽责、不用心的不合格干部,都要被召回“淬火回炉”,至8月共有1117人被召回。实际上,“召回”的背后,是扶贫干部思想作风问题,有的搞“走读式”帮扶,人在心不在,干事走过场,采取“大水漫灌”,不能做到因户因地施策;有的搞“挂名式”帮扶,只为应付上边检查,图有形式而已;有的是搞“独裁式”帮扶,常常越俎代庖替群众做主,不切合实际,不符合群众意愿。这些消极应付思想,致使扶贫工作陷入一种表面热闹,而没有实质意义,让群众心灰意冷。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贫困村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大多是穷在水上、苦在路上、差在产业上,精准扶贫难度大,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必须从思想上开刀,扫清贫困群众依赖思想、懒汉思想,主动参与到扶贫中来,扫清扶贫干部消极应付思想,主动作为、开掘富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广大扶贫干部要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淡化“贫困意识”,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掌握脱贫致富的方法,利用好国家的扶贫政策,变“输血”为“造血”,激发他们思发展、要发展、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早日摆脱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瘠。 毋庸置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脱贫”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前提和关键。贫困群众的思想通了,才能推进脱贫攻坚计划、措施、政策等落地生根,扶贫干部思想正了,才能同贫困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我们必须先消除思想上的“贫困”,彻底摆脱思想的“穷根”,树立起战胜贫困的斗志和信心,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以决战决胜之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刘凤敏) |
关键词:思想,脱贫,扶贫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