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唐山市考察,上午来到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他强调,这次来唐山,主要是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2016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40年前的大地震摧毁了一个城市,但没有摧毁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倒下的是废墟,挺起的是不屈的抗震精神。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帮助下,唐山人民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年快速发展”,在涅槃中重生,如今已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新兴城市。今天,我们回溯40年前的震恸,不是沉溺于伤悲,而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更好地追索灾难引燃的人性之光,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抗震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们不能忘却,那份守望相助、舍己为人的大义。灾难当前,救人第一。活着的人从废墟中爬出后,第一反应就是救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和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自觉展开自救、互救,没有救援工具,只能徒手一点一点扒开废墟,搬开砖石,每救出一人后,就继续去救另一个,被救者有行动能力的也赶着去救别人……就这样,48万人在自救互救中脱险。大灾骤至,唐山人没有等待、没有抱怨,而是表现出空前强烈的集体意识、互助意识。这也形成了公而忘私的抗震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发展的实践中,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克己奉公、甘于奉献,让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成为常态。 我们不能忘却,那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震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10万多名伤员被陆续运送到11个省市,14万名解放军、2万医护人员、3万名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10万多建筑工人、数千吨急救药品和急需物资纷纷驰援唐山,10万多名重伤员被转运到全国各地救治。灾难面前,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受灾群众邻里相帮、患难相恤,几户、几十户同住一个抗震棚,互让一碗水,分吃一块压缩饼干,同甘共苦、共渡难关。这也形成了患难与共的抗震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共享发展,保障和改进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我们不能忘却,那份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毁灭性的震灾,坚强的唐山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震后第10天挖出了第一车“抗震煤”,震后第14天发出了第一度“抗震电”,震后第28天炼出了第一批“抗震钢”……震后一年,开滦煤矿全面恢复生产,震后两年,经济发展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并经过重建、振兴、快速发展,迅速在废墟上崛起了一座工业化新城,展现了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这也形成了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很多地方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激励灾区群众发扬唐山抗震精神,坚定信心、自力更生,克服依赖思想,全力开展生产自救,重建美好家园,全力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 我们不能忘却,那份不甘落后、勇往直前的追求。震后40年,唐山与中国改革开放并轨同行,以改革为动力,化灾难为机遇,不甘落后、拼搏进取,在原有的煤炭、机械、水泥等工业基础上,钢铁、电力、石油、化工、交通、港口建设、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等都实现了新发展、新跨越,1990年唐山摘得中国第一个“联合国人居奖”,2016年成功举办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无不是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有力见证。这也形成了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锐意进取、不断超越,顺应经济发展大势,主动适应新常态,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在脱贫攻坚、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灾难已经远去,但抗震精神却历久弥坚。40年涅槃重生,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不屈的抗震精神。灾难磨砺非凡的意志,苦痛铸就坚强的品格。如果说灾难无法避免,那么,唐山4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坚强意志和精神,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摧垮的。抚昔追今,穿越历史的氤氲,感受时代的脉搏,我们深切感到在灾难中铸就的伟大抗震精神,在今天更加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永远激励着我们上下求索、开创未来。(刘凤敏) |
关键词:唐山,地震,抗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