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让扶贫走进春天里
“早前我们就是坐个三轮车、颠着小土路出村出山,哪个不是一脸土一身灰。现在这个新修的环村柏油公路能并排过两辆汽车,光脚走在上面都舒服。”年近八旬的骆驼湾村村民孙大爷闲时就爱坐在村头的石墩上晒太阳,看着来往车辆临村驶过。(6月2日人民网) 阜平骆驼湾村是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是阜平164个贫困村中的其一,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当时通向村庄的是蜿蜒沙土路,村民仍然是靠天“吃饭”,人均年收入刚过1000元。“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是习总书记在骆驼湾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留下的殷切希望。2013年,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阜平县立足县情确定了“三年大见成效、五年稳定脱贫、八年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令人惊讶的是如今骆驼湾村大变样了,扶贫攻坚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骆驼湾靠什么在三年多时间里就甩掉了“穷帽子”,走上了“致富路”呢? 首先是找准穷根。有人说扶贫是“点穴治病”,只有点准穴才能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骆驼湾村为何这么多年摆脱不了贫困,就是因为地处偏僻,道路不通,尽管其紧邻中国北方最大的原始次生林——辽道背风景区,但因为交通不便,旅游业始终发展不起来。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瓶颈,路修不好,扶贫就是一句空话。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会让一些公共政策和社会发展红利都无法正常落地,比如孩子上学,因为出行不便更需要校车,但没有路或路况差校车就进不来,孩子上学就难,教育上不去扶贫就走不进春天里。现在网店经济和快递业的兴起,没有路,互联网+就更无从谈起。交通闭塞,还会堵住人才和项目,投资资金进不来,扶贫工作就无法开展。 其次是精准发力。修路尤其是深山里修路,远不是说说这么简单,修路关键是资金,没有钱只能干瞪眼,钱从哪里来?阜平县山地面积占到了全县土地面积的8成以上,把路修到深山成本高、难度大,要以专门的投入和规划才能见效,除了加大财政的倾斜支持力度,还需要外来资金和人员的支持。位于深山区的阜平县平阳镇石湖村仅靠一条砂石路通往山外,3年前,廊坊市人社局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在工作队入村半年后,直抵石湖村的一条长2.7千米、宽3.5米的公路正式竣工通车。这条路被村民称为“幸福路”,就是这条路让村民的土特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正是有了公路,骆驼湾村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体验农家生活,让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建起了休闲度假村,真正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这样的路被当地村民称为“幸福路”、“小康路”。当前还有很多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近几年被媒体曝光的诸如贵州山区学生乘滑索过百米深渊上学,四川学生爬绝壁藤梯上学等,也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由于交通闭塞,扶贫找不到“入口”,可见精准扶贫急需打通农村基础线路上的弱点、盲点和断点,只有让天堑变通途,荒山才能变宝盆。扶贫攻坚本身就是世界性难题,在5年时间内让七千多万人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只有精准发力,才能事半功倍。交通不闭塞,路畅通了,扶贫才能走进“春天”里,贫困地区的群众才能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魏金改) |
关键词:阜平,致富路,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