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是一次浴火重生
对于我国的很多行业来说,产能过剩已经“病入骨髓”。以钢铁产业为例,当前我们的产能是12亿吨,2015年在去产能的前提下,我们的产量仍然有8亿吨,但是市场需求却只有7亿吨,严重的供大于求,就造成了卖一吨钢材买不起一根冰棍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继续调结构、去产能,就成为了必由之路。 河北作为钢铁大省、能耗大省,去产能的任务和压力可想而知。2015年,全国淘汰的玻璃产能中,河北占了一半;淘汰的钢铁产能中,河北占了1/4。这一方面说明了河北去产能的力度和决心,但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河北是去产能的重要“主战场”。“钢铁产能中国第一,河北第二,美国第三”,河北的钢铁产能现在是全国最大的,我们不应该只是当成一个笑话来看。 我们不能否认,钢铁、煤炭产业曾经为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钢铁产业规模严重过大,供给能力严重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高排放、高耗能严重污染环境,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调结构、去产能,既是河北自身经济进行提质增效的要求,更是老百姓享受好环境的需求。 去产能这件事肯定要做,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注定会伴随有阵痛。以河北确定实施的“五个一批”来说,优化布局、调整退出一批,依法破产、关闭退出一批,调整战略、转型发展退出一批,兼并重组、减量置换一批,转产搬迁、境外合作转移一批,这样一来不少企业都会面临关停,与之相伴的就是大量产业工人的转岗甚至下岗,地方的财政收入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绝对是切肤之痛。 痛的程度可能是痛不欲生,但是也得咬紧牙坚持,因为这是浴火的过程,如果不经历浴火之痛,就不可能有涅槃重生。去产能就是要刮骨疗伤、壮士断腕,这样才可能只是阵痛。如果是做“骑墙派”,一边叫嚣着去产能,一边却准备等经济好转随时复苏过剩淘汰产能,短痛就必然要成为长痛。去产能既是优化升级钢铁、煤炭等产业的过程,同时更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这其实是挑战之中蕴含了机遇,只有这样,经济的发展才能一直动力充足。 正如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所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切实把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落到实处,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调结构、去产能、转新业、促升级,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经历过浴火之痛的河北,必然会走出一条健康的生态的发展新路。(高永维) |
关键词:去产能,河北,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