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破并举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12月4日至5日上午在石家庄召开。省委书记赵克志在会上指出,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大力营造勇于担当、激情干事的浓厚氛围。(12月7日《河北日报》) 当前,全省上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两者都是聚焦解决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中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赵克志书记提出的“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旨在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可以说为各级组织部门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组织部门应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等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的讲话精神,祛沉疴、破陋习,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方式选出好干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突破一锤定音的专制作风,树立民主公认的观念。在很多地方,干部选任提名往往是一把手说了算,导致干部提名存在片面性。针对这一问题,要科学规范“一把手”在调整动议、考察推荐、沟通酝酿等各个环节上的用人权限,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赋予每名班子成员发言权,做到科学民主。不能仅仅局限于党组织推荐,还应侧重于个人自荐,适当放宽资格条件,在干部选任前可以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公告,给予干部群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防“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条件限制,不为投机钻营者画定“小圈子”,为实干有为者搭建“大舞台”。 突破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树立全面客观的思想。在干部考察环节,有的地方看似程序不减、环节不少,但往往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因此组织部门考察干部应注重综合分析研判,将考察范围由工作圈延伸至家庭圈、朋友圈、社会圈,突出百姓话语权,对与被考察者有密切联系的特定对象,适当提高选票的分值,细化量化干部群众对推荐人选的认可度,让“大多人在大多人中选干部”。对选出的干部可适当延伸考察周期,将其放到基层一线和项目建设等重要岗位进行实践试岗后再确定是否任用,安排到何类岗位。同时,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应严格履行程序,用好手中的“话语权”,既要亮成绩,也要晒不足,既要注重显性特征,也要挖掘隐形素质,将干部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情况考准、考真、考实。 突破以偏概全的主观臆断,树立重绩尚德的导向。要看实绩,重实干。按照学过、干过、管过等资格条件对干部任职经历、工作业绩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探索建立实绩公示制、过程监督制,让干事创业者有舞台、跑官要官者无市场。要看能力,重担当。把能打硬仗、敢于担当作为重要标准,对在项目建设、社会稳定等中心工作中敢闯敢干、敢作敢为的干部予以重用,坚决不用缺乏责任和担当的太平官、潇洒官。要看品行,重口碑。要想成为好干部首先要成为好人,要讲党性首先讲人性。要探索建立干部品德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广泛测评、针对性访谈等方式了解干部的政治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对有能力、德行好的干部要提拔重用。 突破权钱交易等不良倾向,树立清正廉洁的用人风气。当前,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洗礼,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需要组织部门加强与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干部日常党风廉政情况,建立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依据,对有问题的干部经常扯扯袖子,警示其不走邪路、不破底线。同时,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制度、领导干部推荐提名工作责任制、考察工作责任制、失察失误责任追究、违规用人问题倒查机制等制度,实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新提干部试用期等制度,充分利用信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的12380举报平台,做到有报必查、查实必究、决不手软。(王纪红) |
关键词:河北,组织工作,三严三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