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签约医生”需向医疗改革寻路
“你好,我的身体不舒服,请你上门来替我诊治”,国外电影中熟悉的一幕,很可能将在我们身边上演。近日,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管理、加强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11月26日新华社) 尽管还有5年的缓冲期,但一切已令人遐想。签约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行,带来的显然不止是个人就医的方便,它还具有多重的公共意义。一些普通的病症在家就能得到良好的诊断与治疗,而不必都拥向医院,对个体而言,这意味着就医成本的减少。而当医院特别是大医院中的就诊者数量减少,医生就将不再处于那种“每个病人只能看2分钟”的焦灼状态,由此带来医疗质量的普遍提升。 然而具体到签约医生的推行上,可能依旧没有这般简单。一方面,签约家庭医生如何来获得普通民众的信任?这是一个问题。当患者对社区门诊甚至是三甲以下的医生都习惯性不信任,他们又如何会来轻易信任一个所谓的“签约家庭医生”;另一方面,如何鼓励那些专业技术优良的医疗人员下沉基层,来做一个签约医生,亦不容忽视。是从现在医疗机构中选择医生来做“兼职”签约医生,还是来打造专业的签约医生队伍,在政策的具体路径选择上,尤其需要认真考量。 关于签约医生的制度,很容易让人想起全科医生的现状。尽管早在四年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要求大力推进该制度。但因全科医生常常是处于分级诊疗的首诊环节,这就决定了全科医生多数只能在社区乃至农村等基层就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虽然全科医生制度在被大范围推进,但在现实招聘中其频频遇冷。某种程度而言,全科医生和签约医生都是位于分级诊疗的首诊环节,他们的现实功能相似,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亦会具有某种趋同性。 换而言之,“签约医生”制度很难踽踽独行,它必然要向医疗改革寻路。更细化地来讲,“签约医生”制度的兑现过程,亦必然是一个医疗资源逐渐下沉并均衡的过程。当医疗资源分布不再呈现出城乡、大小医院间的天壤之别,患者自然就不会对大医院和专家们过度迷信,进而能够接纳家庭签约医生的存在。与此同时,医疗资源的下沉与均衡分布,必将带来基层医疗环境的向好、基层医疗工作者待遇的改善,由此带来的就是大量专业性人才乐于到基层,就任家庭签约医生。 医疗应该是公民最基本的福利之一,签约家庭医生制度的提出,正是医疗体制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但可以肯定,它不会这么快地到来。关于新医改,学者钟南山曾经奉献了一个观点,新医改的成效主要有三个衡量标准。第一个,看病贵、看病难解决没有?第二个,医患关系改善没改善?第三个,作为医改主力军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无调动起来?由此对比,所谓签约家庭医生制度,亦当是新医改的内容之一。目标已然提出,整体的改革仍需提速,我们对此心怀期待。(王聃) |
关键词:签约,家庭医生,医疗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