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盲目消费,警惕“双11”狂欢节变“打劫”
导语:从2009年至今,11月11日被电商们塑造成一个诸多消费者分秒必争的“网络购物狂欢节”。面对促销浪潮和消费热潮,我们每一个人该如何作出自己的消费抉择?很多人为此而纠结矛盾,是盲目跟风、冲动消费,还是需要为主、理性消费? 做一名理性明智的务实消费者 不可否认,在“双十一”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节日里,对广大电商而言是一个不容错过的获利商机,对我们广大消费者而言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淘宝时机。因为在这一天,各种电商都集中推出了各种优惠的促销活动,无论是横向之间的同类商品质量,还是纵向之间的各种商品价格,我们消费者都有着更多的可比性、更大的选择权,可以因此而购买到相对便宜实惠的商品。这是相对于一般平常时候的突出明显的消费优势。 但“双十一”也并非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也同样存在各种不容忽视的消费陷阱。甚至与平常相比,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想实惠、求便宜的消费心理,在促销宣传上花样百出,蒙蔽性更大、欺骗性更强。从往年“双十一”的情况看,类似于先提价再打折、商品质量名不副实、售后服务不好等消费者维权投诉的问题就是最有力的例证。当然,笔者并不是一概否定“双十一”,毕竟大多数商家还是守法经营的,绝大多数商品还是货真价实的,很多消费者也确实因此而购买到了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所需商品。 对我们消费者而言,有没有消费需要、能不能购买到优质商品才是明智选择,才是正道王道。因此,面对“双十一”,我们既不能被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促销所冲昏头脑,也不能为他人蜂拥而上的抢购热潮所干扰影响。而要从自己的消费需求出发,以需不需要消费、消费有没有用、消费合不合适为消费原则,坚决克服不加思考、随波逐流、毫无用处的盲目消费行为,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正确消费。(罗建华) 警惕“双11”变“打劫” 易陷入维权难 《2015中国网购用户调查报告》称,超七成消费者遇到商品质量问题。网购投诉的实际维权情况呢?据广东省消委会数据,2014年受理网购投诉17670件,同比增46.93%,投诉问题集中在,虚假宣传、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售后服务无保障,商家擅自取消订单等。增长的数据和现实网购情况表明,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投诉也在发生,不少“打劫”现象正在悄然发生着。2014年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存在消费欺诈,经营者将“退一赔三”,其中保底金额500元。而根据广东方面2009年以来50个网购合同纠纷案件中,23件是消费者维权成功,其中8个消费者成功获得“ ‘退一赔三’,500保底”的赔偿。这说明,网购维权尚是一条“艰难”的路:一方面网民们一边买“便宜货”一边抱怨着,另一方面电商们一边“忽悠”着一边继续卖着。 有国内法院调研发现,网购纠纷中诉辩双方焦点主要集中于消费者身份的认定,及案件涉诉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等。这就迫切需要监管部门制定更加细化的条例,及强有力的执行来规范网购市场,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警告“剁手族”们睁大眼睛,别一时头脑冲动,掉入一些电商“趁节打劫”的泥淖中,一旦遇到纠纷,不妨拿起法律武器,必要时对薄公堂也是重要路径。(姜春康) 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要舞起维权“双节棍” 涉及规范电商行为的规定,涉及伪劣商品查处的法规,很多很多。有监管权、执法权的部门也有很多很多。这些部门和法规都是威力无比的“双节棍”。问题是,不法商家在双11拿出“不符合标准产品”糊弄消费者之后,我们的监管部门是隔靴搔痒的走形式的查处,还是让不法商家“一趴到底”?如果,监管部门查处是严厉的,法规的威力就能呈现出来。对于用问题商品大闹双11的商家,需要启动严厉的追责,不仅要惩罚电商,还要能够一追到底,对运营商和生产商也不能放过。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有的人购买的商品不多,价格不高,就往往会因为害怕麻烦,而出现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恰恰也是这种心理纵容了这些不法商家,涉及利益的问题,哪怕是一分钱也是值得较真的。当然,这还需要监管部门简化投诉环节,促进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消费者购买到的“质量不达标商品”还应该同时启动“双倍赔付”、“十倍赔付”的制度,即使商品不是假的,只要存在质量问题,就要最大化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还要有当“王海”的勇气,让不法商家的违法代价超越违法收入。 劣质产品大闹双11,请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要舞起维权的“双节棍”,只有这样我们前奏的“吼吼哈嘿”,才不会只是违法商家眼里的“狼又来了”(郭元鹏) 拒绝炒作,电商平台不能输掉诚信 还需补上正品比例和体验性短板 实体商家要在推广和销售渠道上补上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以拓展营销路径,而电商平台,也需要在商品进货和展示过程中,引入实体思维和管理方式,补上正品比例和体验性短板。事实上,双方无论现在各自处境是顺是逆,其实都需要转型,通过“互联网+实体”,实现优势互补。 对于电商而言,比炒作“双11”更重要的是,补上自己现有的短板,理顺运营体系,为下一轮转型积蓄相应资源。(赵昂) 最输不起的就是诚信 鉴于“双11”在一年中的重要地位,确实谁也大意不得。阿里的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双11”全天交易额突破571亿元;而京东同样不甘示弱,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双11”购物节期间的销售额也达到了100亿元,成为淘宝之后排名第二的电商。虽然竞争很难“毕其功于一役”,但这场重要战役输了,对于全年销售数据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销售数据还会影响消费信心,释放出长远的消极效应。由是而言,在销售数据上,双方确实谁也输不起。 但是,双方应该争取甚至更应该争取的,其实是诚信。对于电商来说,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当我们回顾电商发展时,其实最了不起的创新是通过类似支付宝的方式,以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诚信。可随着电商的发展,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几大电商平台毫无例外都受到了诚信质疑。 对于电商诚信问题,消费者的忍受其实快到甚至已到拐点,如果这个“双11”仍然看不到积极信号,反有加剧迹象,那么行业前程堪忧。从这个意义上说,“双11”最输不起的是诚信,双方最应该发力和竞争的也是诚信。 (据工人日报、广州日报、红网等) |
关键词:双11,网购,剁手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