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杨:在针锋相对时占据主动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条新闻,有人见仁、有人见智;有人看到阳光和出路、有人盯着阴影和死角。各种观点汇集而成的“洪波巨浪”既能助力发展,也可能阻碍发展。在此种情况下,网评就是一道无形的“水电站”,起着放大“水利”、避免“水害”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我看来,作用大概可以这样发挥。 一方面,要把“水坝”筑高、筑厚、筑实,要在惊涛骇浪面前岿然不动,能挡得住水。尤其是在炒作、虚假信息、谣言或者言过其实的浪头高举之时,网评不能一触即溃,而要激浊扬清,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网评员在编辑老师们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不断提升网评的质量。网评只有比网谣更强大、更有魅力、更具影响力,才能在针锋相对时占据主动,进而为净化网络环境、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要让“水闸”开合有度、收放自如。网评员不是“网络侠”,不能任性地、随意地“快意恩仇”。而应该时刻绷紧法律、政治、道义、美德这四根弦。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里得有个谱。譬如有违法律法规的、有悖大政方针政策的、和基本人伦道义相反的、不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都不该出现在网评里。否则的话,网评就有可能幻化成网谣。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只能点赞,不能拍砖。相反,我觉得拍砖是网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像“四风”、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等这些党和国家反对的、人民群众反感的东西,网评的“板砖”就应该及时地、狠狠地、一波接着一波地拍下去,直到把它拍扁为止。对于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发生社会上的好人好事,网评就不能吝惜赞美的词句,而应该把赞歌唱得悠扬、唱得响亮。 “斩魔就要心中无魔。”平时,我们网评员除了学习写作知识以外,还要学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知识,让正确的东西、真善美的东西占领我们的思想。这样的话,写出来得网评就能满满正能量了。生活中,还要注意知行合一。在网评里提倡和呼吁的事,我们就要积极去做;在网评里反对的事,我们要求自己坚决不做。我觉得从自身做起,让网评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也是在发挥网评的舆论引导作用。此外,我觉得我们网评员还要正确看待中稿和死稿的问题。写网评肯定是希望中稿,但不应该为了中稿而写稿。否则的话,就容易走上脱机取巧、哗众取宠的歪路。网评的舆论引导作用,也就跟着大打折扣了。 第三方面,要把“发电机”开足马力。说实话,写网评是个“良心活儿”,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有无社会正能量,能否起到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这些个问题网评员自己心里都多少有“几位数”。在各大网站里,新闻频道的每一次“爆棚”,都是网评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关键时刻。这时候我们的“发电机”若是再“歇烟儿”,就等于白白错过了机会。 我所说的“歇烟儿”不单纯是指没时间写,也包括另外两种情况。一是随便糊弄糊弄,找点以前写过的资料拼拼凑凑,急着抢评论频道的第一版发稿。这样的网评往往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建设性不足,有些甚至还没有负面信息写得出彩,舆论引导性就更加谈不上了。二是写得虽然比较用心,但刚看完新闻就忙着敲键盘码字,丝毫没有留意到新闻后面的网友留言。对于网友关注的问题没有进行解答释义,对个别人发出的怪腔怪调也没有进行反击。这样的网评很难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所以,我觉得要试着发挥网评的舆论引导作用,就必须在通读、深读新闻之后,再仔细看一下网友的留言。同一条新闻最好别光盯着一个网站看,也顺道去其他有影响力的网站看看,努力从中找出需要引导的点。最后再有针对性地谋篇布局。这样的话,网评的舆论引导作用就能大大地增强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引导也没关系,自会有大牛们去做的,我只要上稿就成。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舆论引导,人人有责。若大家都这样想,谁来当网络舆论环境的“清道夫”?谁来当舆论引导的“过河卒”? 我把网评比作“水电站”,媒体和编辑老师们就是这个“水电站”的工程师和管理员。希望编辑老师能多给网评员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我们更有能力参与到舆论引导这一伟大的事业上来。 |
关键词:网评,舆论引导,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