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不能陷入道德困境
昨日,钱江晚报报道了一则护士救人的感人消息。台州第一人民医院护士王丹萍近日在晨练路上遇见一名老人晕倒,她不避秽物,给老人做人工呼吸,急救近半小时。路人一遍遍地说“没用了”,她仍然不肯放弃。尽管最终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王丹萍的义举仍赢得了人们的赞美。 这篇报道和网上转发的图片,我看了几遍,确实令人感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特殊情况下,她对病人进行急救不仅需要医学知识,更需要勇气。当时老人很可能已经失去救治机会,换成其他人大概不敢轻举妄动。否则,万一老人的家属怪罪到她头上,岂不是给自己惹来麻烦? 王丹萍所在医院的院长,后来说了一句话,就很能说明问题。“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老人的家属会不会来医院闹,毕竟这样的事见多了。”不容回避,我们当下就处在这么一个医患关系的敏感时期。这使得原本可能是平常的一件事,也变得不平常起来。 特别是联系近期上海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更让人有这样的感慨。 6月29日上午,上海新华医院普外科一名患者在办理出院手续过程中,家属对患者是否应该出院产生质疑,情绪激动,在护士戴小姐解释时,家属突然发难,拿起吧台上的宣教牌,击中戴小姐面部。这是三天时间内上海市医院发生的第四起医疗暴力事件。 了解王丹萍救人事迹后,有人感慨“好的医务人员大有人在”,可类似上海伤医案的发生,又可能让人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这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其实,这不过是我们的愿望与现实的差别,让人产生一种心理落差。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医护人员形容为“白衣天使”,并将其职业行为定义为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这样说当然没错,因为这不仅是对医护群体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这个职业的一种高标准、严要求。但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我们自然而然地又倾向于认为,医患关系必须是和谐友好的,不容任何人亵渎。 那么问题来了,对医护群体的道德化、神圣化,造成一个结果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变高了。一些患者难免会问:既然作为“白衣天使”,既然你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为什么治不好我的病?为什么收费又这么贵?这种心理落差,很容易扭曲变为一种怨念。 另一个结果是,医护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也难免不自觉地带有些“施舍”的意味。例如,有的医生会想,我是在救死扶伤,而且那么辛苦,凭什么要受患者的气?这就很容易造成角色错位,导致有些医生服务意识薄弱,对患者态度简单粗暴。 再加上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如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又如医生收红包问题,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观念冲突难免激化,医患关系也就可能陷入僵局。 我们赞美王丹萍的义举,不仅因为她是护士,更重要的是她的救人行为本身;我们谴责暴力伤医事件,也不仅因为伤害的对象是“白衣天使”,更关键的是,无论针对任何人,这种暴力行为本身都是违法的! 事实上,在见义勇为的王丹萍与那些暴力伤医的患者之间,更多是普普通通的医护工作者,更多是普普通通的寻医问药者。他们是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一样可能面对各种开心事或烦心事。当他们遭遇在一起时,对医护人员来讲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患者而言,就是在医院能获得合理救治与满意服务。 这么说并不是矮化医护人员的形象,也不是庸俗化患者群体,而是想指出,在诉诸道德感化外,需要有一套日常化的医患关系处理机制,来协调双方关系,缓解矛盾、化解纠纷。这样也才不会在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各自都只能动用道德大棒,互相妖魔化。 医患之间不是必须要和谐,而是双方发生矛盾时,必须要有合理解决机制,倘若缺乏相关制度保障,我们越是把医护人员崇高化,就越可能让他们陷入道德困境。 |
关键词:护士救人,医患关系,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