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招农村考生更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4月1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布了各自针对农村考生的招生计划。清华、北大和北师大要求考生自荐报名,北航规定须由中学推荐。四校给出的录取优惠,从降30分到降至一本线录取不等。清华最多可降65分。(4月16日《法制晚报》)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装满水的木桶的话,按照木桶理论的原理,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就是其中一块短板。如何让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让农村学校争取到应有的权利与地位,十分重要。否则,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寒门出贵子”越来越少,农村教育的希望一片渺茫。清华大学此前公布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在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名额以及高考加减分优惠政策时,农村的“寒门子弟”处于劣势,城里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了7成。 针对于此,清华、北大等名校制定农村学生特招计划,优秀农村考生将获得降分录取的待遇,清华大学最高可以降低65分录取。这对广大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也是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的必要纠偏。但是,从长远来看,要彻底改变农村教育面貌,让农村孩子获得更多的公平教育机会不能止于重点大学优先录取,而要切实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从加大教育投入到师范生免费制度,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特别是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既可以保证贫困生完成学业,又把优秀学生吸收到教师队伍里来,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还能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这对“求师若渴”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学校,无疑是好事。但是贫困地区学校很难留住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让人担忧。 不容否认,当下,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有了提高,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法律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水平”。但是教师待遇还存在城乡差别,地区差异。多数教师的待遇与地位并没有与公务员平起平坐。在一定范围内,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并不高。一道奇怪的风景是,城市与发达地区的学校、重点学校人满为患、超编超员,教师们还在削尖脑袋往里面钻,而贫困地区“求师若渴”,骨干教师不断流失,公办教师不愿意来。还在靠老教师甚至代课教师支撑着农村教育的希望。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投入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要改变贫困农村的落后教育面貌,除了大学给予招生政策倾斜以外,相关制度设计应考虑得更加周到。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把教育投入用到刀刃上,完善相关教育教学设施;另一方面,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微薄,城市超编、农村缺编的不均衡教育发展现状亟待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业已出台,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但是,在我看来,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学校师资、生源流失,寒门难出贵子,就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教育改革建言。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投入与绩效工资政策向贫困地区与薄弱学校倾斜,切实改善贫困地区与薄弱学校学生学习条件与教师待遇,给农村地区配备安全校车,实现教育起点公平十分重要。否则,即使国家培养了“免费师范生”,给农村学校配齐了教师资源,也难保证他们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土壤里“生根发芽”。农村教育依然是一块短板。(叶祝颐) |
关键词:特招,农村,教育,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