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公平不能止于特招
正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出身相对劣势的孩子其实输在了起跑线上。就以农村孩子为例,他们要想脱颖而出,想向名校进军,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个人悟性较好。其二,勤奋异于常人。其三,授课老师指导学生应对考试的水平必须中上。因为,农村孩子大多是通过“题海战术”挤过独木桥。而这种应试教育思维到了大学又必然面临着一种转型。一般而言,城市孩子的适应性要强于农村孩子。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北大经历就是一个例证。 当然,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易于成功这本身无可厚非。不过,由家庭出身而造成的代际差别应该设法消除。而要消除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国家必须提高初中等教育阶段教师的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对师资进行合理配置。而对于高校来说,不仅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要使学生免于遭受出身和社会环境而带来的不平等困境。也就是说,国家应该对高校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进行改革,以利于农村优秀学生就业。要知道,我们修复教育公平是为了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的重中之重就是就业公平。否则,即便在录取比例上实现了教育公平,民众的公平感也难以提升。 这些年,谈及教育公平,我们总会关注名校里的农村学生比率。这确实是一种社会进步。可这并不是促进教育公平真正的核心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组成部分,相较而言,我们必须更多关注找工作和正在职场中的农村大学生现状,而这要求我们必须直面学生的家庭出身差异。(文峰) |
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村,特招 |
责任编辑:冯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