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智能护栏能否终结“中国式过马路”
社会治理也需要融入“技术视角”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量大、面广的轻微失范行为,这种行为不具备很强的图谋性,许多情况下就是为了贪图省事、方便。这一点,在交通安全领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看似无关紧要的“中国式过马路”,却隐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实现对闯红灯的有效治理,许多地方可谓新意迭出。不论是北京交管部门实行的“闯红灯罚款”,还是长沙公安部门开展的“体验式举牌宣传”,抑或武汉城管部门推出的“文明接力”,都试图通过提高违规成本,将外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催生社会文明。然而,这几种做法都对行人缺乏强烈的、持久的行为感召力,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出行者价值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日本的闪光人行道也好,德国的自动人行道也罢,都生动地说明社会治理不仅需要制度规范,也需要融入“技术视角”。在闯红灯已经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的格局下,“斑马线护栏”通过技术手段,既建立了一道有形的护栏,又建立了一道无形的“心墙”,时刻提醒和警示我们:闯红灯看似便利,实际上却是漠视风险,拿生命当儿戏。 一个缺乏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人,不管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多么完备,他都会想方设法发现其中的漏洞,利用各种手段“钻空子”。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斑马线护栏”同样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中国式精明”——弯腰穿过护栏,然后再横穿马路;在习惯功利和算计的老百姓面前,“斑马线护栏”成为虚置的“稻草人”,不费什么功夫就被轻松地化解掉。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遵守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守规范的利益支持,这种规范的道德价值就是脆弱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斑马线护栏”尽管存在着细节考虑不周全的短板,但其样本价值依然不容忽视;只有将制度规范和技术支持有机结合,明知故犯的失范行为才会越来越少。 在交通安全日益受重视的今天,转型的压力,创新的挑战,考验着每一个社会治理者。变“单向管理”为“合作共治”,提高社会治理的技术含量,公共生活才会更有安全、更有品质、更有情怀。(杨朝清) |
关键词:斑马线,智能护栏,温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