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医生以“临床论英雄”是理性回归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何勇海 2014-08-05 14:38:5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深圳准备在国内首推以临床指标为导向,将医生分为9级的人才评价制度,将打破传统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导向的评价制度。未来,深圳医生的收入可能直接与级数挂钩,而不再与医院收入挂钩。(8月4日《北京晨报》)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传统医疗人才评价制度,即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导向。这两个指标对很多临床医生而言,构成了很大考验:临床看病时无暇搞科研,晋升时科研指标却成了心病;搞科研,则分散了不少临床看病精力。这种状况导致,越是优秀医生越要搞科研,临床看病时间越来越少,守在临床一线的大多是资质低的医生、进修医生,加剧患者的“看好医生难”。尤其是,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导向的传统医疗人才评价制度,造就了“高职称、低能力”的畸形现实。

  由此观之,深圳在国内首推医疗人才评价制度变革,以临床能力“论英雄”,对患者、医生、医院而言都是利好。优秀医生被科研“解放”,患者能多挂他们的号;临床能力出色的医生不用再“一心搞科研”、追求“硕果累累”,只要以病人为中心,同样能获得较好的地位与薪酬;医院也不用再聘请“高职称、低能力”的“绣花枕头”。

  当然,以临床能力“论英雄”,并不是完全抛弃科研指标。不妨学习国外临床、科研人员分门别类,临床医生以病人为最主要“教材”主攻临床技术,科研人员主攻医学科研项目,两者相对独立,更利于“术业专攻”。(何勇海)

关键词:医生,收入,级数挂钩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