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之外,评价大学生的另一种可能
毕业论文,一向被看作是大学学术的最后一道关卡,其质量也体现着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学术能力。然而,最近几年每逢毕业季,网络上都会掀起关于论文制度存废的讨论。赞成取消者认为当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拼拼凑凑,毫无学术价值,论文制度已沦为形式;反对者则认为取消毕业论文会更加助长当下大学的“放羊教育”,使学生对专业所学更加陌生,我国的学术环境也会更加浮躁。 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毕业论文制度的存废,而在于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大学。 伴随现代大学教育产生的毕业论文作为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主要是用以展现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衡量的是学生“做学问”的能力。在不断执行的过程中,其不断成熟与完善,成为标准化稳定性的评价标准。 但大学的定位与价值,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转变着。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开宗明义地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通才教育”的说法逐渐盛行,“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专家次之”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而在倡导多元化的当下,大学已不再是一个只能“做学问”的地方,大学生的选择也更具有多元性、特殊化。学术,早已不再是大学生的唯一选择。 在校期间,有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把白手起家的小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有的大学生著书立说,身在校园便已在社会中小有名气;有的大学生苦练口语,地道的外语让“老外”都大跌眼镜……当下的大学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韩非子有言:“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而这也是大学接轨于社会的一种方式。对此,无需诟病校园的“浮躁”。国家的确需要踏实去做学术的人才,但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有不同的思考,对个人的人生轨迹也有着个性化的设计。而如果一个学生“志”不在“学术”,我们是否应该用单一化的论文制度对其进行评价?是否应该有其他标准去衡量他大学四年的意义?社会对大学生的评判标准是否能够根据其专业、发展需求、自身设计有相应调整? 比如,对一个大学四年一心做实习的学生,对他的评价能否更看重其在大学生活中工作能力是否有提升,或者工作单位对其是否认可信任。对一个苦练口语的学生,对其的评价能否从看他的论文写得漂亮与否,转移到他是否能够真正与他人进行交流? 选择的多元应该造就评价的多元。与其讨论“连着孩子一起倒掉洗澡水”般断然废除毕业论文制度,不如集中精力去构建平行的一套可供学生选择的评价标准。(张卓雅) |
关键词:毕业论文,大学学术,评价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