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长城时评

“死的文明”归根到底是“生的文明”

http://www.hebei.com.cn 2013-12-24 08:0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我们怎样怀念逝去的亲人、前人?

  实际也就是说:一个人逝世之后,能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活”在人间?

  遗体的保留不能,因为很快就会腐烂殆尽;坟墓不能,因为不久也就被夷为平地;照片和骨灰也不能,因为也不会天天去看,多看也没有什么意思;惟有人的思想、人品、事业、精神,能够在历史和人们的记忆中,相对长久地留存一个时间段。

  

  有的人死了却还如同活着——因为他(她)有价值。有的人活着却如同死了——因为他(她)没有价值。

  美国人富兰克林(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1706—1790)说:若你希望死后仍不被人们遗忘,那么就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后人去读,或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后人去写。

  普天下人,都要“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后人去读”,不实际,因为文章有专门,不必人人写;但“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后人去写”,就差不多人人可为,比如我们在大几十年人生路上的艰难困苦,比如我们在所从事的社会职业过程中和我们的个人生命史中,产生了社会影响的事情、业绩等等,比如器官捐献和这生命尽头的“遗体捐献”。

  

  包括眼角膜等在内的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惯例和规矩:

  ——眼角膜无偿献出,移植给需要的人。供者不知道谁是受者,受者也不知道供者是谁。

  ——遗体捐献后,经过防腐处理,供医学解剖研究之用,用过的遗体将送至火化场火化,骨灰不返还亲属。

  这就是说:遗体将不存在,连骨灰也不存在,这是人世间最彻底、最科学、最文明的遗体处置办法!

  遗体捐献问题上的“义利观”:

  遗体一经捐献,作为志愿者和完成者本人,是彻底“无利”的,但对于受惠得益的别人与后人,却得到了难以用金钱物质来衡量的巨大的利益。

  这就是“天下大义”!

  (笔者本人因为心脏病患。1990和2004年两度接受开胸手术,曾经多次提出器官和遗体捐献,2012年5月经过法律公证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关键词:殡葬改革,党员干部,文明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