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被讹”假新闻是在“道德伤口”上撒盐
近日,“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有人在网上发布了一组图片,并在说明文中称:“一名东北口音女子在经过一名骑车老外旁边时突然摔倒,外国小伙下车搀扶女子,却被女子一把揪住。”可经证实,该大妈的确是被老外撞倒的。目击者提供的一段现场视频显示,老外驾驶无牌摩托车撞人后,还不断用流利的中文辱骂被撞者。(据《新京报》12月3日报道) 将肇事者描绘成“委屈的英雄”,将被撞者丑化为“讹人的骗子”。这样的情节,怎能不让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们沸腾——“丢脸还要丢到外国去!”甚至还有人专门打电话去斥责被撞者。可在事实面前,这些言行无疑显得偏激、武断,更应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 轻易就被网帖牵着鼻子走,遇事不做基本的思考和判断,不等待事实的真相,便群情激愤、群起“拍砖”。这是网络世界普遍存在的一大病症。在这方面,很多传统媒体亦经常中招,有意无意地为谣言传播提供了便利,也放大了谣言的恶劣影响。恶意编造虚假新闻的人自然可恶,而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样一条经不起推敲的假新闻,却能够广为传播,并让很多人深信不疑呢? 显然,这样的“新闻”似乎切合了当下热门的道德尴尬:有人倒地不敢扶、做好事反被讹诈、中国人素质比不上外国人……很多此类真新闻又有意无意地强化着人们的这种意识,而这种被渲染夸大的意识又反过来让人们轻易相信上述假“新闻”。 任何社会都有好与坏,主流与支流,但社会底色、人心底色的向上、向善、向好和向美,是推动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积极力量。如同我们当今的社会一样,正能量还是占据主流,好人是这个世界的根和魂,这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判断。但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有意识地放大社会丑陋的一面,就会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无视那么多的见义勇为、扶危救困,偏偏就盯着几件见义不为、见危不助甚至讹诈勒索的事,肆意渲染放大,无疑也是不客观、不理性、不全面的。它会让“绝对不能帮人、救人”的错误认知成为社会的负能量,败坏社会的道德水准。 提高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是很困难的,需要各种坚持不懈的工作,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但要毁掉一个社会的价值观,要冲击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却简单得多。编造“老外扶大妈被讹”之类的信息,无异于在“道德伤口”上撒了把盐。严格查处、严厉打击造谣者,不让道德被肆意泼脏水已成为当务之急。(盛翔) |
关键词:老外被讹,假新闻,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