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讹老外”:道德必须等待真相
“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3日,网上一组图片引起广泛关注。据调查证实,此组图片内容与事实有所出入,大妈的确和老外发生轻微刮蹭,于是倒地不起拽着老外要赔偿。目击者称,老外驾驶无牌摩托车撞人后,用中文辱骂被撞者。 老外和大妈发生刮蹭,一天出现多个版本新闻,从最初大妈讹诈1800元,到被证实的确发生了碰撞,再到老外无证驾驶摩托,并辱骂倒地大妈,公众和舆论陷入罗生门,态度也跟着转了360度。因为公众和舆论了解的信息不够,无法像当事人和目击者那样接近事实,只能根据各自经验和立场进行判断。 一则,新闻最初源于一组照片,大妈坐在地上拉扯老外,静态的信息可有多重解读。目击者发布现场视频后,人们的争议才归于平静。真相只存在双方当事人心中,可警方的处理又过于模糊,现场调解没有寻回真正的事实。如此息事宁人加剧了公众猜疑,而且距离法律和正义越来越远:无牌摩托、倒地纠缠、老外辱骂、大妈伤情,细节处需要非黑即白的答案,可是警方并没有做到,结果便宜了其中一方。 二则,一桩普通的交通事故,被迅速贴上敏感标签,有老外,有大妈,有刮蹭,有索赔,有辱骂,再加上扶老人被讹诈新闻频发,公众直觉就是大妈用心不良。当事实随着信息增多露出全貌,大众这才尴尬地意识到骂错了。公众选择立场先行,是因为道德评判可以发泄对类似事件的不满,而且很廉价,即便错了也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而追求真相则是一条注定崎岖和充满风险的道路,绝大部分围观者很难有足够的耐心行至终点。 三则,公众习惯于将个例推而广之,进而上升到国人群体素质层面,尤其交通事故的主角有老外,会苛责国人以免造成国际影响。其实,大妈也好,老外也好,他们的刮蹭和纠缠只是偶发个例,道德也好,素质也罢,只代表他们个人,与他们所处群体无关。有人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展示人性恶时,普罗大众没必要觉得自己跟着脸上无光,更不需通过指责所谓坏人来体现自己的道德。 如今,新闻刚露出部分事实,甚至是捏造的事实,公众和舆论就迫不及待地登场,发表观点后却发现事实和自己所见相去甚远。比如,深圳90后女孩街头喂食流浪乞丐被赞“最美”,随后被曝出这是推手策划的假新闻。广州女童为“中暑”的清洁工撑伞被称充满爱心,随后被当事人证实是一则付费广告。 这是因为,面对不可能穷尽的信息,人们愿意选择自己相信的“事实”,这样不但能迅速了解社会突发事件,还可以找到立场和观点接近的同好。心怀叵测者洞晓了公众的心理弱点,于是设计一个又一个新闻陷阱,或推销,或吸睛,或嫁祸,或推责,信息广场挤满翘首以待的人群,但他们无一人真正睁开双眼。 道德评判是事实真相随形的影子,它总是徘徊在事实真相的附近,但常表现为偏离和歪曲的残影,因为不同立场看到的形状不同,像极了信息时代的盲人摸象。幸好,信息的点对面流通方式,就像真相手术室里的无影灯,公众经过难熬的等待之后,最终可以找到其藏身之所。大妈PK老外,不妨压抑道德评判冲动,等一等正在重组的真相。(赵红信) |
关键词:老外,摔倒大妈,遭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