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二胎成本账”迷雾
单独的家庭要不要生二胎?这是最近媒体上比较热门的话题,昨天《中国青年报》就有一篇《单独家庭的“二胎成本账”》,谈及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面临“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的问题。 而昨天《扬子晚报》则专访二胎家庭,以《想生又不想生?就看生“二宝”你是否真的吃得消》为题,侧面给出了《中国青年报》所提问题的答案———要多少钱,累到什么程度。 核心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养育孩子的钱从哪里来,二是看护孩子的人力有没有。这两个问题,的确难倒了不少人。 现在养育孩子的成本的确较30年前有大幅上涨。不仅物价上涨,而且开支项目上也今非昔比,穿衣喝奶是固定开支;尿不湿、鱼肝油等是新增项目;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花费、玩具,更是个无底洞,比橡皮筋还有弹性。照看的人力也是如此。30年来,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彻底变化,之前可以在众多周边邻居守望相助的目光中长大,而今必须依靠家庭成员或雇人严密照看,看护的人力成了一种刚性支出。 一定意义上,当今社会的运行机制已经与普遍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相互咬合,两者已经相互适应。而普遍的双子女家庭与当今社会运行机制之间,则存在着比较大的冲突。 比如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几乎所有城乡女性都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白天照看孩子的重任大多由家中老人承担,尤其是现在的城市家庭,如果没有老人帮着照看孩子,很多夫妇都不敢要孩子;而很多工作岗位,则对妇女的生育问题不予支持,暗中排斥;少儿培训机构则抓住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一个孩子承担了太多家庭期望的心理,鼓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诱导家长乖乖掏钱,让孩子过早参与各种形形色色的学习培训和竞赛,以“赢得”人生的第一步;而即便一些家长能够洞穿这套说辞,如何满足一个孩子的社交需求?没有办法,只好咬牙把他(她)送到培训机构,结识小伙伴…… 单独二胎的生存空间在哪里?至少从媒体的报道和我们周围的观察来看,的确是很少的。不过正本清源地看,如果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只能养育更少的孩子,那么这样的发展成果就值得反思。 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应该有更多的人从刻板的流水线上解放出来,从事富有创新,时间安排上更具弹性的工作。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这样的劳动力,那么再次生育的条件就大体具备。而如果都死守在流水线上,那么这样的社会生产水平和环境就决定了我们永远只能普遍地只生一个孩子。即使有了生二胎的权利,绝大多数的人也无法享有。 此外,今后应当为辖区内婴幼儿提供足够多的、便利的托儿所、幼儿园,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中“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所包含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是这些年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借着三中全会的东风,这个问题以及对婴幼儿的一些财政补贴,应该有一个明确答案。如果纳入义务教育,那么一则它可以减轻家庭看护孩子的人力支出;二则可以减轻经济负担,社会综合效益将成倍放大。 从观察经验来看,当一个家庭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原来一个孩子所承受的家庭期待会相应被分担,因而压力也会大大降低,那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相应递减,这将产生两个结果:其一,上培训班学本领的焦虑将大大降低,家长将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会更为慎重选择培训班,而数量减少将是一定的。其二,对社交需要型的培训来说,由于增加了弟弟妹妹,再上培训班满足社交需求就不再必要。《扬子晚报》采访二胎家庭的报道也证明了这一点:每年增加的费用是一两万;而不是《中国青年报》采访一胎家庭时,预估的五六万。(任大刚) |
关键词:单独家庭,二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