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风沙紧逼北京城”的历史重演!
●许贵元 今年国庆节休假期间,笔者在一些主流媒体上看到,地处北京仅200多公里的张家口坝上地区,是塞北风沙南下的重要通道,是多年来为北京抵挡风沙侵袭的要地,素有“绿色屏障”和“绿色长城”之称。 而近年来,“三北防护林”的张北地段,林木大面积死亡,杨树一推即倒,直接后果就是让京津地区再度面临春季沙尘的侵袭。 特别是最近一年来,北京多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10月5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两天内,京津地区、河北大部、山西东部和南部、河南北部等地有中度霾,局部地区将有重度雾霾。而张北防护林大面积的老化、死亡,无疑会加重沙尘暴对京津地区的侵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焦虑的危险信号。 报道称,目前张北防护林出现老化、死亡的大多是杨树,而在整个张北县160多万亩的防沙林中,杨树面积就达三分之一,当地人们把杨树叫“杨老大”。据张北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张北坝上地区的杨树防护林大都是1970年前后栽植的,到现在已有40多年的树龄了,而《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规定,我国北部杨树树龄30年以上即进入过熟期。因为树龄年限较长,肯定是要死亡的。从2007年就开始出现了整株枯死的现象,后来就逐年增多了。目前,整个坝上地区现有141.8万亩已达到过熟期,衰死和濒临衰死的有50.7万亩。除了树龄老化,还有近10年多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这也是加快防护林的衰死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笔者在地方做过林业工作,深知生态恶化给国计民生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笔者清楚地记得,“三北防护林”是当年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该工程启动35年来,三北地区由粮食欠收到林茂粮丰,生产的木材基本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一些名优特新干鲜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而且已开始批量外销,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森林观光和绿色产品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这些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迄今为止,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工程之难,效果之显著,均堪称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而近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管理出现的突出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树木存在不同程度地死亡。特别是张北坝上地区,防沙林大面积的老化和死亡,大有“绿色长城”频临倒闭的危险。而这种危险,如果我们看不到,抓不着,我们几十年的奋斗成果将会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所吞噬!“风沙紧逼北京城”的历史将会重演,对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将起到“拉后腿”的负面作用,还会愧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深入实际进行踏查,摸清树木死亡面积,做到胸中有数,决策科学。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向重点地区特别是急需上马的“换绿工程”倾斜,完善中央、省、市、县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机制,倡导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运用市场机制,挖掘民间和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企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三是向治理工业污染那样,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的原则,有计划地对树木和品种更新换代,不断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坚持依法管护,搞好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任何随意损害和破坏防护林建设和管理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惩不贷。特别是对擅自占用林地的现象,要大力开展清退“攻坚行动”,实打实地进行“退耕还林”,不断加固“绿色长城”。 |
关键词:张家口,三北防护林,风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