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可笑的“王婆卖瓜”
●汪金友 湖南邵阳最近出了一件新鲜事,为了得到基层群众的良好评价,市综治办给全市市民发了一条短信。开头就说:“邵阳人要说邵阳好,家乡才能真的好。”接着又告诉市民们,在接到省有关部门的民意调查电话时,只要你对本市工作给出客观公正和积极的评价,就可以凭通话记录到综治办领取误工补贴。(9月12日《人民日报》) 连小孩子都能看得出,这是要求市民帮他们说好话。当上级机关考查和测评本部门工作的时候,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评价,也属人之常情。但无论多么渴望成绩和荣誉,也不能用这种手段,来误导和干扰民意。 比如公开要求“邵阳人要说邵阳好”,就违背了客观实际。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能因为自己是邵阳人,就好也说好,不好也说好。因为这样很容易掩盖矛盾和问题,让上级了解不到真实情况。最后受损害的,恰恰就是本地人。还有,家乡人都说家乡好,家乡就能好吗?要真是那样,就把全市的市民集中在广场上,一起高声呼喊“好!好!好!”只怕喊破嗓子,天上也掉不下半块馅饼。 更可笑的是堂堂一个党政机关,竟然公开花钱买表扬。只要接听电话超过5分钟,并讲一些好话,就可以到综治办领取300元的“误工补贴”。有很多的打工族,一个月的工资才一两千元。而这里接听5分钟电话,就可以获得300元的报酬。说好话谁还不会,如果这样“高价收购”,说不定还会滋生一批“好话专业户”。 王婆卖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传说王婆是个西夏人,北宋时运了一车胡瓜(哈密瓜)到开封来卖。但开封人只认的黄瓜、西瓜和甜瓜,不知道这个丑了吧唧的东西什么滋味。所以王婆卖了几天,一个瓜也没有卖出去。没办法,她就开始大声吆喝:“关外进口的瓜,吃一口甜掉牙,快来买哟!”这时正好神宗皇帝出宫巡视,王婆见这个人来头不小,就切开一个瓜,让他品尝。神宗一尝,果然甘美无比,便问王婆:“你这瓜既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不停吆喝?”王婆回答:“这是西夏胡瓜,中原人不识,不叫卖不动。”神宗点头说:“你这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别人不夸自己夸。但只要瓜好,夸也无妨。” 王婆的行为,属于商业广告。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事已经很不新鲜。一些人为了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不惜花重金在电视上、报纸上和大街上做广告。而且几乎每则广告,都说自己的瓜“比别人的甜”。至于真甜还是假甜,只有你买了才知道。 但这种商业作风,却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机关工作中来了。无论大机关还是小机关,大干部还是小干部,都有很多人总是习惯自己说自己的“瓜”好。汇报说好,开会说好,上了电视和报纸更说好。不但自己说自己好,下边的人说自己好,还要求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也都说自己好。 发展成就和工作成绩,都是有目共睹。很多的地方,都是说好的人多,说不好的人少。但再大的好,也不能掩盖不好。十件事中,哪怕一件没有办好,十个人中,哪怕一个人不满意,也是不好。要想发展和进步,就得把好说出来,把不好也说出来。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非常在意和害怕负面评价,主要还是担心影响个人的地位和前途。但越是“王婆卖瓜”,越容易暴露自己的“政绩饥渴症”。引人反感,让人笑话。 |
关键词:邵阳,综治办,误工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