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月饼何以持续热销?
金银月饼本身没有原罪 在严惩腐败的时节,一盒2万元的月饼,销量依然达到数万盒。并且,买这样的月饼,还可以开办公用品发票。银行、商场的这般“贴心服务”,不知顾客有几多是真正的收藏发烧友,有几多是为了季节性行贿权力者。 商家为逐利而生,若无法律禁止生产金银月饼,总不能骂金银月饼本身或者“百宝盒”月饼的创意营销手段吧。先有需求,才有生产。金银月饼的出现,不过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天价月饼问题,同样不是天价月饼自身的问题,而是腐败问题。如果商家在天价月饼上安装卫星定位跟踪系统,并标明这样的设备信息,相信天价月饼的销售,将从现在的2亿元大幅度滑坡。道理很简单,没有哪个购买的人和最终收藏的人愿意这样的月饼变成纪委跟踪监控的目标。如果这样的猜测属实,那么,愈发表明天价月饼没有原罪,罪在权力腐败。约束权力的腐败是法律的事情,法律失灵或者不灵验,把矛头对准金银月饼、“百宝盒”,未免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 惩治腐败,乃大势所趋。不给腐败以空间,不能靠监督奢侈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应该把监督落实到根子上。如果我们的官员财产状况必须公开,如果我们的官员有腐败问题必会被查被究,并受到法律的惩罚,这样的创意商品还会有吗?一句话,权力被关进了笼子,官员的手脚被戴上法律的镣铐,就不用操心商家生产什么样的奢侈品,不用担心奢侈品会不会成为腐败的道具。现在,权力者自由度过高,即便公众盯死所有的奢侈品销售点,盯死所有的娱乐场所,腐败恐也不会因此受到毁灭性打击。要想金银月饼、百宝盒的市场活跃度降低,不把权力请进笼子,就只能是一种奢想。金银月饼没有腐败原罪,有罪的只是部分人对权力的滥用。这样季节性的腐败,也不过是权力不受约束的写照罢了。(刘海明) 刹住节日“歪风”还需谨防“暗度陈仓” 近年来,每逢中秋国庆,“天价月饼”总是刺痛公众敏感的神经。中国社会传统的人情关系,让官场上的“礼尚往来”变了味。部分心图不轨之人就趁节日之机以“礼尚往来”之名,行“行贿受贿”之实。巧立名目、动用公款,讲面子、大手笔送礼,致使三公消费居高不下。这样的行为浪费的是国家财政,消费的是群众信任,损害的更是党和政府公信。 而今,中央两周内三发中秋国庆不得公款请客送礼禁令。可以说是刹住了绝大部分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刹住节日“歪风”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谨防“暗度陈仓”。 有市场需求才会有销售,在“天价月饼”得到遏制之时,“百宝盒”等变相之物却有抬头之势。据报道称,金子做成月饼,价钱都是店家自己定,能买这种月饼的人都不太在意价格,而且购买这些“百宝盒”一般都是开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发票,这是典型的腐败“前奏”,开这些发票不就是拿回单位报账吗?其中猫腻众人皆知。就是这部分人,打着字面上的“擦边球”,公然挑战相关政策和中央严惩腐败的决心。难道“天价月饼”催生的节日“歪风”,换成“百宝盒”之名就没有了吗?这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地方就是在行动上把中央的政策打了折扣。 所以,如果“百宝盒”等变相之物泛滥,节日“歪风”就可能“暗度陈仓”,这样就无法真正刹住节日“歪风”。纠正“四风”的道路任重道远,党中央有政令,各级党委、政府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做好宣教监督,广大党员干部也必须严以律己,远离“人情往来”,才不会把自己“网”进去。对于制造销售这些“百宝盒”的商家,相关执法部门是否也该出台相关法规管一管?不给节日“歪风”有“暗度陈仓”之机,才是当务之急。(肖辉) |
关键词:金银月饼,百宝盒,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