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教授何以能引起舆论大波?
一个“山寨”教授,说了些没多大技术含量的话,却得到媒体大肆报道以及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件事在现实中发生,倒显得有些魔幻色彩了。 这位“山寨”教授叫曾宪斌。他顶着“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到郑州去参加一个地产年会。在会议上,“曾教授“发表了“房价越低城市越丢人”的言论。以房价来衡量城市的荣光,这话说得非但没有技术含量,而且听起来实在像一个失意的地产商对一座城市赌咒谩骂。 但因为其宣称的“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这番言论就不那么简单了。经媒体报道后,终于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谩骂声、指责声,此起彼伏。最终,自觉躺着挨枪的清华大学不得不出面回应:曾宪斌所谓“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是假的,他与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媒体梳理曾宪斌的过往活动发现,曾宪斌的真实身份,不过是一个“房地产策划人”,是中旭商学院的签约讲师。而这个学院,与清华大学有“一些业务来往”而已。曾宪斌是否因此而打出了清华大学的招牌,尚不得而知,但他至少从2011年起就穿上清华大学的“校服”了。在当年的一篇博客中,他自称拥有清华大学颁发的聘书,属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只是以前他没有说过太多出格言论,因此也未引起关注。若非这次故作惊人之语,他仍能继续以“清华教授”的身份,混迹房产圈。 但事情的荒诞也在于此:人们关注的,并非他的观点,而是说这些话的身份———若用“房产策划人”的身份再说一遍同样的话,效果如何?媒体是否还会如此关注?我们是否还会如此气愤?还是觉得就可以理解了? 回顾过往,像曾宪斌这样的人有很多。在他以前,养生大师张悟本,自称是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有所谓“超强记忆法”的专家,自称北大教授,行骗全国……他们的言论观点曾那么受欢迎,可一旦虚假身份被拆穿,相同的言论,在人们看来也就成为笑谈一件了。 这便是当下言论市场中普遍存在的吊诡现象。我们好似已经失去了判断言论高低、对错的能力,而只能借助言说者的“身份”,来进行区分,决定是否认同。曾宪斌们大张旗鼓地利用虚假身份,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更容易为自己的观点背书,更能得到地产界的欢迎。 房地产商也出于同样的考虑,才会愈加青睐于这些“有身份”的言说家,希望借助其身份,进行更好的营销。 仔细去看许多房地产论坛上这些专家所讲的观点,以及媒体报道的内容,就会发现,许多所谓专家并不会仔细论证其逻辑,也不会援引翔实资料和数据进行阐述,他们只是简单地下判断,不断尝试用更耸动的语言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发表观点的人,“没身份”不行,“有身份”的,我们却又对其角色心存诸多期许———比如,在商言商没问题,房地产商可以提出“房价低的城市丢人”这类言论,但知识分子就应该与利益保持距离,凸显中立。公众对曾宪斌的不满就在于,他一边塑起一个虚假身份,然后利用公众对“清华教授”的认同而增加自己言论的砝码;另一边,却又发表着与这一身份相背离的言论。 于是人们一再嘲笑,“专家”已成为“砖家”。可即便如此,人们对这类身份仍怀有期待,否则,也不会对曾宪斌这样一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话,大加讨伐了。公众之所以会对这类观点焦虑、愤怒,其实就源于对这种身份与言说错位的失望和不满。 但是,愤怒与口水,并不能减少这类现象。在一个愈加看重身份、看重眼球的信息社会里,张悟本之后会有曾宪斌,曾宪斌之后,这种事情也不会终结。我们需自问的是:在信息市场上进行选择,我们能否打破对身份的迷信,而明辨观点的是非和价值?我们是否能开放而诚实地面对多元的观点,而非仅以言说者的身份为标准?我们又是否有自信在对方身份的权威下,保持必要的常识理性?(张恒) |
关键词:曾宪斌,教授,房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