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要避免“失树之痛”
在今年的高温中,很多上海市民在出行中切身感受到树荫的重要。有没有树荫,温差可以高达十几度。但伴随着城市化推进,无论是市中心还是郊区新城,树荫都少得可怜。(8月7日《文汇报》) 不断飙升的高温气候已成热害,城市热得喘不过气来。热害是天灾,但不争的事实是城市建设中的失当,放大了天灾。正如一场暴雨就让城市看海,暴露了城市华丽而不强健的软肋,高温也同样是城市病更深刻的反映。上海的“失树之痛”,也是许多城市的“通病”。 这些年马路越来越宽,树木越来越少,从前的林荫绿道已成追忆,市民一出家门就是光秃秃毫无遮拦的“阳光大道”。这样的环境,一旦遇到高温天气,焉能不成烤箱!另外,城市绿化中的长官意志也让“失树之痛”痛上加痛。一些官员全凭个人好恶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以大量华而不实的名贵树种替代城市中早已成荫的本土树种。由于外来树种与本地生态环境不相适应,长得“面黄饥瘦”,不能遮荫。还有一种现象,是种草不种树,甚至把很多高大的树木砍掉了腾出地面来种草,这种情形近些年来在一些城市成了时髦。 城市需要的绿化,是实实在在能给市民遮阳挡风、带来舒适的绿化。高温当前,舆论呼吁城市营造更多公共纳凉空间给市民“蹭凉”。然而从长远看,给市民“送清凉”,更要靠生态建设正本清源。一个绿荫浓郁的城市,才会成为“清凉”之城。(奚旭初) |
关键词:树荫,高温,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