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濒危植物被采走 景区当亡羊补牢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辛华教授带领学生考察濒危植物。 为了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不少植物学者通过媒体公布了景区濒危植物分布区域等信息,却引得不少好事者“按图索骥”进行采摘,造成新的破坏。景区管理人员称濒危植物多分散生长,无法集中保护。(据《齐鲁晚报》) 植物学家通过媒体发布的濒危植物信息,不仅没有达到唤起公众保护意识的目的,反被一些好事者不当利用,“按图索骥”大肆采挖濒危植物,给濒危植物造成更大危害,令人深感遗憾。植物学家的行为无可厚非,好事者则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但是,作为景区管理方,也不能将责任推脱的一干二净,而是应该从管理措施上认真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亡羊补牢”,防止濒危植物遭到更大破坏。 首先是增强保护植物的责任意识。濒危植物生长在景区,景区就有责任对其进行保护,即使“濒危植物多分散生长,无法集中保护”,也不能成为放任植物惨遭破坏的理由。保护濒危植物自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并不像景区管理方所说的那样困难,关键看管理者有没有这种保护的责任意识。一般来说,投资一个景区资金在几十万上百万,有的甚至超亿元,但真正有多少钱是用在保护植物上的?每年的门票收入花在植物保护上的又有几何?其实,只要意识到位了,就不乏保护措施,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关键词:青岛,濒危植物,采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