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长城时评

理论与实践——论“善行”(十)

http://www.hebei.com.cn 2013-05-02 08:2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储瑞耕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首先是实践问题,但我认为,同时它又是理论问题,而且从更加实质、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问题,没有正确而清醒的理论的引导,“实践活动”的收效就指定会受到影响;而有了正确而清醒的理论的引导,每一个参与者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化,行动就会更加自觉,更加能动。

  因为,理论上清醒是行动上坚定的前提。

  理论不神秘,理论就是实践的总结、归纳和提高。它来自人们的具体实践,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用“思想力”的形式,反过来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比如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有一句名言,叫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话听起来很简单很平常,但就很有理论的味道。“帮助别人”怎么就能够“快乐自己”呢?能够把“帮助别人”真正变成“快乐自己”需要怎样的人心内在的道德力量呢?——这样的问题就很发人深省。而当这样的语言、思想成为一个人的自觉行动的时候,他的人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具有了许多东西不可能战胜的巨大力量。

  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写过一本叫《文明的进程》的书。他的核心观点是:当我们回顾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会注意到它其实是一个人的情感越来越敏感细腻、越来越善于体谅他人的过程。这背后是羞耻感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有没有给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随着这种感觉的提升,它就内化为我们的行为自觉,再由于更多人的认同,升华为更具普遍性的社会行为规范。

  我们提倡“善行”,意识到坚持一切为他人、为公众、为社会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情感越来越敏感细腻、越来越善于体谅他人,越来越“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有没有”给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随着这种感觉的提升,它就内化为我们的行为自觉,再由于更多人的认同,升华为更具普遍性的社会行为规范。

  这就是理论的力量。

  如果说一个人没有高深的理论也可以做出“善行”的好事,那么,当他在理论上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应当、必须、不可以不来做好事的时候,就能够把“善行”“内化为行为自觉”,他的“善行”的好事就一定会做得更多、更大、更好!与郭明义“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同样的理性语言,还有雷锋说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等等。

  就像郭明义、雷锋那样,你要他们不去做好事已经不可能,因为他们已经把理论“内化为行为自觉”,使得“善行”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信仰一样的东西。

  如此有了理性高度和深度的人的实践,是不可战胜的。而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善行”就能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的世界就一定越来越文明进步。

关键词:理论,实践,善行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