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渭精神”是中国人的“心灵航标”
清明节前后的几场小雨,让河北省秦皇岛市林业干部樊渭格外高兴,因为这雨意味着两个字:平安。自打3月初进入封山防火期以来,森林公安和扑火队员们的巡山工作就一直没断过。(新华网4月8日) 从小在山村长大的樊渭,对森林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自2003年,他担任秦皇岛市林业局副局长后,一直分管防火和动物保护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先后被评为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 在2011年秦皇岛“4·12”森林火灾扑救中,他用自己积累了8年的防火经验,迅速对作出准确判断,短短十几分钟便拟定有针对性的扑救方案,并成功遏制了火势蔓延,为夺取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在连续灭火的7个昼夜里,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果断处置,虽然自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几度陷入生命危险,但他顾不上治疗,坚持在一线扑救,展现了一名普通党员和林业工作者对党的一片忠诚。 有些人说,樊渭就是一个干部,他干了这么多的实事应该让政府机关里的官员们多学学。诚然,樊渭是一个公务员,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优秀,当得起广大公务员学习的楷模,但是,樊渭的意义并非仅限于此,他还代表了广大中国民众的无私精神、忘我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们精神文明领地的灯塔。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80年代初所说的信仰危机、文化危机、90年代所说的人文精神危机、诚信危机,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我们物质生活和制度,而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 当樊渭连续10个日夜不顾生命奋战在火灾现场,抑或“不近人情”地处理了近千起森林资源案件,抑或不计得失常年如一日地行走在森林一线的时候,樊渭的精神也就此凸显,中国人被尘埃蒙蔽的“精神”也因此逐渐发亮。莫小视这万千黑暗中的点滴光亮,烛火随弱但能驱散黑暗,人虽卑微,但带来的精神力量能维持恒久。樊渭精神虽然是点滴之光,但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精神,中国人一直不缺少奉献和宽容,只是缺少指引心灵归家的航标,樊渭精神是当之无愧的“心灵航标”。(毛佳娜) |
关键词:樊渭,森林,清明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