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高频词”传递出民意期待
今年的全国两会,5000多名新一届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为13亿人民代言,为中国发展贡献智慧。会场内外,一些高频率出现的热词引人注目。它们与两会议题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折射着中国发展的新走向。(16日新华社) 高频词是指那些关注度高的词汇。从舆论学角度看,这种关注其实是一种舆情的集中反映:之所以关注,是因为与之关系密切;之所以讨论,是因有诉求要表达。这些高频词成为舆情表达的载体,背后是公众的期待和诉求。 首先,是公众对“中国梦”的热切期盼。“中国梦”,对国人来说是梦想也是目标。它不仅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期许,一种畅想,更是一个由顶层设计和细致规划构成的真实目标。他们期待“中国梦”的实现,他们参与着“中国梦”的实现。对这个时代来说,这是多么让人骄傲的事情。 当然,梦想的实现需要改革的过程,一些有关改革的热词,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硬骨头,涉险滩”。改革到了一定程度,问题便会更严峻。改革总是最大化地提供多赢,但当改革继续深入时,一些被改革者就会感到被动,此时公众自然不希望改革停滞不前,他们希望改革凭借目标的正确和方向的准确,可以更有力地前进。所以,“硬骨头,涉险滩”、“大部制改革”等便成为高频词。 同时,这个梦想的实现包含着民生幸福的提升。“PM2.5”的入选,源于公众期待环境可以更美,这是美丽中国的依托;“安全奶粉”的入选,源于公众期待商家可以流着道德的血液,守住道德底线;而“大城市病”的入选,则源于公众对城市无处不在的拥挤和紧张的疑惑。这些词汇对应的是生活的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真实的民生幸福。 这些高频词有着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实现“中国梦”。这个梦想不会自动来到,它需要公众的参与,需要改革的推进,需要公平正义的护航。正因如此真实地感受到这个梦想,一些与“中国梦”有关的词汇,便成为今年两会的高频词。(乾羽) |
关键词:高频词,改革,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