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遇龙河风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编者的话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并作出全面部署,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重大创新。正是由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新思想、新部署,所以需要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本期“本周话题”刊发的几篇文章,从制度保障、文化支撑、产品供给、消费导向等方面探讨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机制,有一定启发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陈剑 为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论述和部署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主要包括: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制度建设的意义在于:人无完人,不仅要依靠觉悟、自律,而且要依靠完善的体制机制来激励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出一系列部署,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较高。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还很不完善。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刚刚起步,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确立,合法的排污量难以界定。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再加上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生态补偿机制还很不完善。二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三是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管机制不健全。四是在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所占比重低,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高,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五是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重大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首先,进一步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淡化GDP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瞩目,最应予以重视。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改变行为的指挥棒,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牵引和保障作用。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职责,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第三,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应更多地通过司法途径追究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者的责任,索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对一些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政策和法规进行修订,制定有利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经济政策法规。第四,着眼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尽快建立操作性强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以体现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产品公平分配原则。通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五,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制度,促进民间环保组织健康发展。只有大幅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社会主义学院)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马涛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物质产品短缺时代已经结束,不少产品还出现了过剩,但生态产品短缺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既需要政府引导,也需要市场推动。 生态产品是一个新概念,其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产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茂盛的森林、适宜的气候等。从广义上讲,除了自然产品,还包括通过清洁生产、末端处理、循环利用、降耗减排等途径,减少对矿物、能源、水及其他生态资源的耗费而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如有机食品、绿色农产品、生态工业品等。 对应于生态产品的狭义和广义之分,生态产品生产活动也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专业生态生产和物质生产生态化。专业生态生产是指人类组织社会物质资源,协助和推动生态系统恢复,增强生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产品产出,以增殖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专业性社会生产活动。物质生产生态化是指在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自觉利用生态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尽量采用生态方法,降低物质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持和促进生态平衡。 在以往的工业化过程中,人们更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产品生产活动需要投入人力和其他物质资源,但产出的是生态产品,不能用来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财富。就独立、单次甚至较少次数的生态产品生产而言,其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显然是负的。同时,生态效益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它所带来的私人收益远小于社会收益,而成本却要由生产者独自承担。因此,生态产品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性质。 物质生产生态化是目前世界各国力图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对缓解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人们将生态理念融入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生态产品的功能或效用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随着人们绿色消费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化生产的物质产品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大,通过市场交换可以有效进行价值补偿。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下,物质生产生态化得到较快推广。 但是,工业文明社会毕竟是典型的经济本位社会,利润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追逐财富增长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的现象大量存在。生态文明建设给传统工业文明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经济活动生态化逐渐形成潮流,但也只是在谋求最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关注和维持生态平衡。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的评价机制依然以经济效益和财富增长为中心,生态平衡、环境效益成为实现经济效益和财富增长的手段,生态产品仍然处在边缘位置,生态产品的交换还缺乏像商品交换那样的平台和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通过有力的规范和引导,促进资源流向生态产品生产,鼓励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支持和参与生态产品生产活动,支持技术进步,逐步提高生态产品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比重。同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推动生态产品生产的作用。物质生产生态化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市场基础,专业生态产品市场化生产也不是无路可走。生态产品成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确定计量其价值或价格的方法。可以借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CDM机制(清洁发展机制)、碳排放权交易等制度,将专业生态生产的一定量生态产品折算为能够减排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折算为能够稀释的化学需氧量等,作为确定生态产品价值或价格的基本依据,进而设计一套可行的市场机制,开展生态产品交易。 (作者单位: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重视培育生态文化 石红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重视生态文化的培育。 生态文明建设须重视生态文化培育,是由生态危机的实质决定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发展价值和文化的更新。传统工业化道路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对立。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发展的价值、方式和目的。发展不应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是人类发展文化价值的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须重视生态文化的培育,是由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决定的。生态文明包含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内容涉及人对自然的价值判断、生态道德的约束力、社会生产方式生态化的价值导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把文化理念融入生态战略和生态主体的实践等。可见,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须重视生态文化的培育,是由社会主义的属性和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重要属性。恩格斯说,“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观点”是“荒谬的、反自然的”;“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文明的转型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变革的基础,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通过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挖掘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形成全社会生态价值共识。工业文明时代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为自然立法,以人类为中心的技术理性主导经济社会生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挖掘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思维定势,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培育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素质。生态文明不仅要求实现自然的生态平衡,而且要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精神平衡。这需要培育新型的政府、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使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坚定的环保理念,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科学消费、健康生活。应大力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素质,树立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使人们自觉投入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与选择。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生产更多蕴含绿色环保理念的文化产品,并将文化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模式相融合,借以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自觉履行人对自然生态的责任和义务。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和政策的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和政策的保障,而生态文化价值理念对相关制度设计具有引领作用,对相关政策落实具有支持作用。应积极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形成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定的生态文化导向,从而在发展中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社会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引导和支持合力,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实施绿色消费战略 刘敏 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研究实施绿色消费战略,以不断扩大的绿色消费需求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研究实施绿色消费战略,需要实现“四个协调”、构建“三个机制”。 实现“四个协调”。一是实现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协调。以推进绿色发展为契机,发展壮大绿色产业与环保产业,创造新的绿色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绿色消费领域,促进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实现绿色消费需求与绿色产品供给的协调。引导居民树立绿色消费价值观,逐步消除消费异化现象,提高居民绿色消费能力;提高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市场监管,有效满足绿色消费需求。三是实现政府绿色消费示范与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协调。以节约型政府机关建设为抓手,以遏制奢侈浪费为突破口,强化政府绿色消费的示范作用,有力引导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四是实现绿色消费决策与绿色消费行动的协调。以广泛深入的绿色消费调查为依据,制定和完善绿色消费法律、政策体系,建立高效的绿色消费管理组织机构,提高绿色消费决策的执行力。 构建“三个机制”。首先,构建居民绿色消费的科学引导机制。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价值观,增强绿色消费社会责任感,自觉进行绿色消费。实施全民绿色消费教育,建立面向家庭、社区、学校的绿色消费全民教育体系。开展全方位绿色消费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完善绿色消费公众参与机制,明确消费者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召开听证会、开通热线电话等形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其次,构建政府对绿色消费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绿色消费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绿色消费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对绿色消费的宏观调控。制定绿色消费发展中长期规划。把握居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提出阶段性目标和具体领域目标,设计绿色消费发展思路。制定绿色消费全民公约,使之成为居民消费道德准则。制定节能减排推进政策,定期公布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和重点监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等。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制定财税支持政策,鼓励消费者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增强政府绿色产品采购的引导示范效应。实施绿色考核制度,加快推行“绿色GDP”,建立环保投资市场化运营机制。第三,构建企业绿色生产的市场引导与监管机制。制定合理的绿色产品价格政策,促进绿色消费,使企业绿色生产有利可图。对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和消费课以重税,补偿绿色生产和消费以及环境治理费用。建立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使低碳品牌深入人心。推行“碳足迹”标示制度,借鉴国际经验,从食品、饮料和洗涤剂等日常消费品入手,标示原料调配、制造、流通(销售)、使用、废弃(回收)等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碳排放总量,告知广大消费者。强化绿色产品市场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准入门槛;加强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工作,制定实施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标准和政策制度等,有效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关键词:生态环境,制度,物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