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自购车以节省公车费用,据称年省公款8万元,被称为“一个人的车改”。今年两会前,湖北省政府安排他去讲课。到了省政府大门,由于他骑的是自行车,马上被警卫拦住了。(3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在当下奢侈和排场之风盛行的官场,身为一名领导干部,却致力于推进“车改”,叶青的做法不免显得有些“另类”。的确,在不少人看来,做官到了一定位置就要配相应档次的车,还必须是个人专用,没有车就出不了门、办不成事。于是,超标准配备豪华车在官场中盛行,“车轮上的腐败”也被公众所痛恨诟病。 正如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提到的那样,公车治理了近20年,但收效不大。早在1994年,中央就出台了《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被很多人认为是我国公车改革的起点。但有统计显示,目前每年全国公务用车消费支出仍高达2000亿元。显然,“车改”效果与民众的期待落差巨大。 伴随着举步维艰的“车改”,是各地“公车私用”违规现象的泛滥。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中,一些公车现身旅游景区等处,而在殡仪馆、公墓等场所,也停放着一些公车,有的车身上还印有明显的执勤标志。如果说这些车是为了“公务”,恐怕谁都不会相信。难怪有人说,公车使用有三个“1/3”: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前不久,北京一个六年级小学生提出“将公车牌照涂成红色,以便监督”,这一建议被广为传播,反映了公众对治理“公车私用”乱象的迫切要求。 “车改”之难,在人不在车。说到底,使用公车是公务人员的一项权利,“车改”的关键就是要限制其乱用权、用“特权”。因此,对有些人来说,支持“车改”无疑是在“革自己的命”,不可避免要损害自身的权益。作为现行公车管理制度的受益者,让他们在“车改”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难度可想而知。 诚然,“车改”会给一些人造成诸多不便。毕竟,在不少地方流行的仍然是“看客下菜”,座驾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时还意味着工作的重要程度。像叶青那样骑自行车被警卫拦下、错把领导干部当司机等情况可能会经常出现,但这都不能作为阻止“车改”的正当理由。可想而知,这只是因为领导干部骑车、拼车的次数少,如果长期如此,习惯成自然,相信他们收获的将不是“闭门羹”,而是理解和尊重。 坐在公车上大谈“车改”,难免会屁股指挥脑袋。因此,要破解公车改革难题,必须考虑到其本身的复杂性,由第三方研究、制订具体方案,并推动落实。不仅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对公车私用、超编超标等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让一些人不敢再以身试法,还需畅通举报监督渠道,如公车挂“公牌”标识,便于统一管理和公众监督,也让公众监督成为“车改”的动力。 |
关键词:车改,公车,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