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春天生机勃发,新时代的中国充满希望。
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既体现我们党的宗旨,也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从政治学上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为转移。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历程中,贯穿的核心理念一直都是“人民”。五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秉持执政为民的赤子之心,行进在新的“赶考”路上。锁定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织牢织密兜底之网;举全社会之力脱贫攻坚,靶向精准、力度增大;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全面二孩”等一系列标志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项项便民、惠民政策,解的是民忧,暖的是民心。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进入新时代,关键就在于我们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我们更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脑中时常想着群众。我们来自人民群众、植根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我们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470天,在人民的心中为党树立起了一座县委书记的丰碑,就是因为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党员干部只有时刻牢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时刻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间,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眼睛时常看着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实际,察民情,访民意,听民声,掌握群众的所需、所急、所忧、所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只有真正深入下去,一沉到底,多方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才能在与群众的思想交流中,融合感情,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与实际、实情的接触中,找出真正的民心民意所在,使我们的工作如实地反映群众意愿,做到我们讲的是群众想的,我们干的是群众盼的,我们改的是群众怨的。
手里时常帮着群众。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经济实力,才能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多做致民富、增民利、解民忧、纾民困的好事实事,并一抓到底,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让群众的美好愿景一步一步走向现实、变成现实,让群众生活得更舒适、更体面、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是习近平主席发出的号令。必将激荡着共产党人的情怀,鼓舞着无数党员干部向着为民的方向前进,在为民的道路上不懈努力,一直向前,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边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