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之春节•今昔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马宁
2018-02-06 16:56:38 
分享:

  当料峭的寒风渐渐收起殆尽的凛冽,当萌动的新绿缓缓覆盖冬日的肃杀,当离家千里的游子渐次踏上归乡的征程,当大红的灯笼、吉祥的春联争先恐后映入眼帘,春天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

  年复一年春相似,但期待春节的心情与度过春节的方式却在渐渐改变着。春节中的时尚气息越来越浓郁,新元素越来越多,春节过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过年习俗的变迁和老百姓经济生活的新变化,这一切折射出的一个事实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春节是象征团结、兴旺、吉祥的节日,而置办年货则是过春节的一大内容。在曾经那个“缺吃少穿”的时代,猪肉、布料、白糖、烟酒、小食品都得凭票证购买,因为整体发展落后,商品供给有限,加上市场是政府统购统销,所以春节期间,商店还要关门歇业,排长队抢购年货曾是那时春节前的一道壮丽景观。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实力的增强,生产力大幅提升,商品日益丰富,敞开供给,超市、便利店等零售连锁店面也不断增多,群众购物越来越方便。春节期间超市不歇业,便利店24小时营业,市场商品丰富,供应充足,越来越多的家庭置办年货选择了随吃随买、随用随买。日用消费品正逐渐从人们的年货购置清单中淡出,而年前换台液晶电视,买个汽车回家过年逐渐成为时尚,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作为新式年货,正悄悄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视野。

  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内容。除夕这天,千家万户团圆聚首,北方水饺,南方年糕,一家人欢喜热闹除旧迎新。以前,一进腊月,人们便为过年奔波忙碌,为一家老小的吃穿用戴费心操持,为招待亲朋好友备足肉菜酒水,似乎是谁家准备的饭菜多,谁家的过年就多荣光几分似的。除夕早上,一家人就在家里面忙碌着炒、煎、煮、蒸。近些年来,年夜饭改变了形式,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年夜饭从家里搬到了饭店、酒店,想吃什么就点什么,省心省事。不仅如此,不少旅行社推出的春节出境游路线都是在国外跨年,主打“在国外吃年夜饭”的概念,年夜饭也被披上了一件“洋装”。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年夜饭餐桌上人们饮食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鱼大肉少了,暴饮暴食少了,清淡食品多了,绿色食品多了,保健观念增强了。中国人的年夜饭,吃的不是鸡鸭鱼肉,吃的是团圆和亲情,更是独有的文化传承。无论人在何方,年夜饭永远是家的味道。

  除了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还有一些家庭选择了旅游过年。利用春节黄金周7天假期过年出门旅行,放飞一下疲惫的身心,同时也感受一下异地的年俗,同时这也促使了春节旅游市场的日益火热。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春节聚在一起砸扑克、打麻将,要么喝酒侃聊天,娱乐场所少,活动内容也十分贫乏。现在到电影院看场电影,去KTV唱唱歌,在茶社品品茶,进健身房活动活动筋骨也是不错的选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且越来越彰显人性化。

  拜年也是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拜年是在新年伊始人们辞旧迎新、联络感情、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以前,拜年先从家里开始,穿上新衣,给自己长辈拜年。之后,才是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相邀饮酒娱乐。古时,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遣使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贴”,各家门前则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二字,即为承接“飞贴”之用。八九十年代时兴的贺年卡便有古代“飞贴”的遗风。另外,百姓过年习俗的变化也集中反映在拜年方式的变化上。后来,电话普及,电话拜年成为时尚;现在,手机短信和微信拜年则成为了主流。春节期间,手机短信满天飞舞,一条条短信在手机间流淌,传递着温馨的祝福。以短信的形式互致问候节省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或幽默风趣、或温馨浪漫的短信则增加了更多的人文内涵。最令人感慨的是,中央领导同志每逢新春佳节,都与群众共度新年第一春,更是让拜年这一传统文化平添了不同的意义,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有人说,现在的年少了年味,可什么才是年味呢?年味就是不辞千里也要回家的那份坚定;年味就是全家老少围坐桌前嘘寒问暖的那份温馨;年味就是家家户户贴对联迎新春的那份喜庆;年味就是不管见到谁都问候一声新年好的那份感觉;年味就是对幸福、对快乐、对理想美好企盼的那份象征;年味就是抛下一切俗务安心享受的那份快乐……其实,年味没有淡,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浓浓的情满满的爱就是春节最美最纯的味道。(马宁)

关键词:家国网聚,网络旺年,春节,今昔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