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塞罕坝凭什么受全球青睐

来源: 长城新媒体  作者:边建军
2017-12-06 14:24:58 
分享:

  内罗毕当地时间12月5日晚10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颁奖现场,响起了“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名字。塞罕坝林场三代务林人代表走上领奖台,从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接过“地球卫士奖”奖杯,并高高举起。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塞罕坝,一个在世界地图上都看不到的地方凭什么获得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乍一听像外国地名,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4℃,最低零下43.2℃;年均积雪7个月,无霜期不到两个月;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76天,无风日不足60天,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5种极端环境于一体。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冬天,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冰凌茬一样的雪粒打在脸上如刀割一般。这鬼都不来的地方能种树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生命和五十多年的时间给予了有力的回答。他们建起了112万亩人工林,在940平方公里的莽莽荒原上再造了一个森林覆盖率达到80%的秀美山川。如今的塞罕坝,人工林面积已居华北第一、中国第一、亚洲第一。如果把这些人工林按1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整整12圈。

  这是何等壮美的绿色篇章!这是中华民族一部无与伦比的壮丽史诗,也是一曲震撼世界的雄壮凯歌。

  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实践,既体现了生态文明理念,也体现了绿色发展方式。从最初治理沙漠荒原、为京津地区拦沙蓄水,发展成为现在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效益,发挥生态环境在生产力中的基础作用,推动林场从单纯的造林伐木、提供原木材料,到现在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从单一的林业产业,逐步形成绿色苗木、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等多元产业,正成为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示范区、建设生态涵养功能区的排头兵。重建了人工林生态系统,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增加到现在的80%,创造的年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野生动物达293种、植物达625种,形成了森林、草甸、湿地相结合的生态系统,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大幅增加了森林资源,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用只占河北省国有林面积13%的林地,培育出占全省国有林蓄积量35%的森林资源,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分别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森林碳储量超过800万吨,森林资产总价值达200亿元。涵养净化了京津水源和空气,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释放萜烯类物质约1.05万吨,被誉为“华北绿肺”。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漠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只要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完全可以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说,塞罕坝林场是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一本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是绿色发展的典范。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对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凝聚了世界各国的共识,敲响了保护地球生态的警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全球向何处去?这是迫切需要全人类做出回答的严峻挑战。塞罕坝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苦战精神,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一部绿色史诗,提供了一个中国读本。它是中国故事,又具有世界意义,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经验。它告诉我们和整个世界:人类可以做到、应该做到、必须做到,并且一定能够做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当前,世界有不少宜林荒山、三难地、盐碱地、沙化地。这需要全球人以塞罕坝人为榜样,攻坚克难,用汗水浇灌绿色,打赢生态建设这场硬仗,竖起永恒的绿色丰碑。

  所以,塞罕坝获得地球卫士奖就不足为奇了。(边建军)

关键词:塞罕坝,地球卫士奖,环境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