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背包、拄着拐杖,手里拿着小包装着零钱,是地铁乞讨者常见的形象。但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附近看到,乞讨者身上多了一项“装备”,即胸前挂了一个打印出来的二维码,可以扫码付款。对此,北京交通执法总队表示,无论采取何种支付方式均为乞讨行为,目前总队已经派相关支队进行摸排。
丁恒情:乞讨者使用二维码乞讨,或许因为其“讨相”过于“现代”,让人们感觉到“职业乞丐”的理直气壮正在愈演愈烈,从而加深人们对其“富乞丐”的印象。比如,有时候碰上乞讨者问你伸手要钱,我们经常用“没零钱”这些话来搪塞,但现在,因为乞丐的与时俱进,再说没零钱,行乞者就会使出“绝招”——要求你用二维码支付。这让行乞与行善悄然变味,不仅透支的是整个社会的同情心,而且也堵死了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的最后求生空间。
苏玳:就这一事件而言,与其说要禁止在车站、车厢内乞讨、卖艺等行为,并进行严格的处罚,相关部门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弄清楚“二维码乞讨”背后的真相。只有弄清楚问题症结,才不会让假乞讨者混迹于市,才不会让行人的爱心付诸东流,才不会让某些肆无忌惮的装穷表演大行其道,更不会让新技术、新手段沦为某些人敛财的工具和帮凶。
万斌:当下的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时代给了每个公民人生出彩的机会。互联网、微信等工具使职业门类增多,人们对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也有了更多选择,只要开动脑筋、辛勤付出,每个人都能谋生赚钱、立足社会。乞讨者与其让乞讨方式与时俱进,何不更新思想观念,靠劳动换取有尊严的生活呢?此外,对年老体衰、身患疾病的乞讨者,经核查确实无法自食其力的,有关部门应承担兜底责任,实施有效的社会救助,提供基本的居住保障、生活赡养、医疗服务,保证受救助者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