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表示,要将扶贫车间纳入脱贫攻坚规划,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推动扶贫车间健康发展。(11月10日人民网)
扶贫车间是就业扶贫的有益探索,短短几年成效显著。扶贫车间也是实现就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要加大力度,推进就业扶贫向纵深发展,在带贫益贫机制上下功夫,强化支撑保障,努力营造有利于扶贫车间发展的良好环境。笔者认为,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有目共睹,各地要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就需要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扶贫车间的发展。
早在十八世纪,亚当·斯密曾提出“两只手”理论。所谓“两只手”,一只指市场,一只就是政府。资源配置,应由市场“决定”,如此才最具效率和活力,且能实现快速发展。但政府“这只手”可以弥补市场“决定”之弊端,诸如两极分化、过度垄断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地域经济大发展,都必须注重用好“两只手”。
当前,不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在高喊招工难,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都不是利润不高的产业,比如纺织、玩具等加工企业,企业利润不高,不能给工人开出高薪,在劳动力的竞争上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往西部贫困地区转移的冲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劳动力的成本也就比较低,如果把企业的一些车间开到农村贫困地区去,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这既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用工问题,也让农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变得简单起来。
当然,要让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贫困地区去,助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政府也要用好自己“看得见的手”,一是在资源配置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佳服务,比如交通设施、水电气等的配备,要让企业满意,扫清企业发展的障碍;二是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群众的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为企业提供他们急需的产业工人;三是在资金技术上要对建扶贫车间的企业进行倾斜,让企业建扶贫车间成为有利可图的事。
扶贫车间既对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又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用好“两只手”,让扶贫车间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