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不鼓励教师“不要命”
“到目前为止,我工作时伤口还在渗水,有时候晚上也比较疼痛,右半个身子经常是感到冰凉冰凉的,但这并不会影响我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在右肺被切除三分之二后的第49天,安徽萧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朱莉萍提前回到了学校,开始了繁忙的工作。“医生让我至少休息一年,同事们也都很担心,说我不要命了。”但朱莉萍说,“在学校缺人的时候,自己在家什么都不干,是一种资源浪费。”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条新闻后面的网络跟帖,对“工作狂”朱莉萍的赞誉声并不多,反而觉得她这样做,对自己的生命、家庭与事业并不负责,同时,也没有身体力行地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很多网友认为,开刀后遵医嘱休养,养好病,用健康的身体投入教育教学,才是真爱教育。这是令人欣慰的舆论转变。教师的自我奉献、牺牲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将教育现代化作为建设、发展目标的我国教育,不需要生病不敢(或者不愿)养病的悲情教师,即便教师自愿带病上班,但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拒绝这种“坚持”,要保障生病教师的合法权利,要让教师放心、安心养病,同时教育所有师生要爱惜身体、健康生活。 去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生核心素养,就包括“健康生活”。不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有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其中,有病就要医治,是“健康生活”的基本意识。“工作狂”朱莉萍老师,热爱教育事业不假,但带病坚持工作,是缺乏“健康生活”意识的。 据报道,朱老师之所以开刀之后“待不住”,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3月份,正好赶上安徽省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均衡县督导评估工作,要对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和校际间均衡状况进行评估。正在学校紧张筹备的时候,学校一名副校长被临时调走,“县城小学师资本来就比较紧张,又调走了一个副校长,学校很缺人手。”这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果学校缺人手,当地教育部门应该立即配上、补齐;二是教育部门主导的评估,说到底是行政评估,这类评估导致学校花很多时间去准备、应对,实则加重学校老师的压力。按照国家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精神,政府部门要退出对学校办学的评估,实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 一些网友提出另一个问题:朱老师会不会不敢多休息?因为如果朱老师病休,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会不会派上顶上她的副校长岗位,等她养完病归来,岗位也没了;而且,由于行政评估特别重要,上级部门很在乎学校领导、老师在评估中的表现,万一错失了表现的机会,会不会就此影响今后事业的发展?这种揣测并非否定朱老师的牺牲精神,而是“将心比心”理解很多教师的生存困境。 我国确实存在有的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老师生病不敢休息的问题,对于学校骨干老师来说,担心生病休息会令上级领导“忘记”了自己,本来要重用,却被边缘;而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则担心生病休息扣掉绩效工资,影响家庭生活收入,于是带病上班。另外,在乡村学校,由于师资短缺,有的老师自己生病想休养,但条件并不允许,一个老师病休,学生的课就可能开不出,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运转。 切除三分之二肺休息49天就上班,这样的选择或许并非个别现象。据朱老师介绍,“有一次我们开会,当时就觉得腹部特别疼痛不舒服,就站起来走一走,大家就非常关切问我需不需要帮助,一般情况下我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我就说自己有点不舒服,起来走一走或者回家以后休息一下,没有太大的问题。”教师如此“不要命”,暴露出我国一些地方、学校的教师(包括学校领导)管理和评价存在问题。充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应当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蒋理) |
关键词:教师,工作狂,现代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