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媒体言论

激活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池春水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赵婀娜 2017-09-22 09:14:3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1日,“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标志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入“施工期”,迈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步伐。

  有人说,“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始于工厂或工程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大学是文化的灯塔、创新的摇篮,当前中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做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及时遴选认定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对于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这轮建设名单的遴选,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了系统、科学、审慎的论证,客观反映了以往高等教育建设的成果,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继承为基础的创新。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有各类高校2852所,居世界第二;在学总规模3700万人,世界第一。可以说,“双一流”建设,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新战略部署。

  当然,“双一流”建设,绝不是再讲一遍“211”“985”的故事。长期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存在着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建设等问题,我国大学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因素纠缠在一起的复杂局面。调整学科布局和管理构架,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人事制度,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每一步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双一流”建设就是要引导高校直面问题和挑战,根据办学规律大力推进综合改革,真正激发高等教育的深层潜力和“新动能”。

  尤需指出的是,公布的建设名单中,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也是力求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更明确释放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的信号。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动态管理;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有进有出……让已经列入名单的高校居安思危,让未能入选的高校看到方向与希望,在竞争中提高办学水平,建立健康的大学“生态圈”,让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一池活水。

  虽然“双一流”建设名单刚刚公布,但这一战略的“溢出效应”却已产生。从全国各省份相继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情况来看,“双一流”的概念乃至压力,已传递到地方,激发了地方进行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热情。相应的,高校的受益面也显著增大。不单是综合类院校,包括高水平职业学校和应用型大学在内的各层次和类型的大学建设,也都已提上议事日程。锐意改革、提升内涵、打造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生机勃勃,一幅百舸争流的画卷正铺展开来。

  非新无以为进。从1998年我国提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以来,追寻“世界一流”的脚步就始终未曾停歇。如今,伴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距离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也渐渐从梦想走进现实。期待在几个周期的“双一流”建设过后,会有一批一流大学和众多的一流学科成长起来,助力我们的国家成为屹立世界的高等教育强国。(赵婀娜)

关键词:双一流,高等教育,发展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